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互动>在线访谈
坚定信心勇于担当 创新创业为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增光添彩

——鄂尔多斯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桂荣访谈录

发布时间:2014-09-15 15:09:00      作者:周桂荣      来源: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做客我们在线访谈的嘉宾是鄂尔多斯市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桂荣。 

  周桂荣: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有些网民对咱们高新区的总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吧。 

  周桂荣:好的。高新区是市委、市政府为实现转型发展于20115月批准设立的集人才引进,科技研发、孵化、产业化的一个科技型园区。同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12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上报国务院,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市委、市政府同时提出了举全市之力打造高新区的战略部署。2013年,高新区由原来的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位于康巴什新区赛车城以东,新建的机场高速公路两侧)整合扩大到了120平方公里,形成了目前的一区四园(科教孵化园、低碳创新园、云计算产业园、产业拓展园)的发展架构。 

  主持人:市高新区在推进鄂尔多斯市乃至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那么,园区的发展定位是怎样的呢? 

  周桂荣:确实,我市高新区坚持特色化、高端化发展理念,不断整合优质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培育新兴产业,致力于发展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的核心载体。园区的总体定位是:建设成为我市高端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区、特色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导区、资源富集地区产业转型示范区,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和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内蒙古乃至华北地区重要的科技集散地。园区的产业定位是:主要承担我市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互补和产业延伸等工作任务。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洁净煤技术和云计算、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组合而成的“3+5”产业,由四园作承载,组团式相向发展。 

  主持人:目前我们园区的发展状况如何? 

  周桂荣: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在全体高新人的努力和艰辛付出下,高新区通过近三年的建设,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园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0亿元,完成了四园20平方公里范围内55公里道路及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12万平米的办公、孵化场所建设。云计算标准化机房、中试厂房和低碳谷1号研究院工程正在建设,项目入驻条件已初步具备。 

  二是招商引智初建成效。经过努力和整合要素资源,高新区集聚了较为完备的科研孵化平台,先后获批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园区现下设有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成功申报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设立院士工作站3个,各类科研机构12个。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12个,其中产业化项目19个,创业孵化项目63个,其他项目20个,引进高层次人才200余人,从业人员达1800余人。企业完成投资6.7亿元。 

  三是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区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举全市之力打造国家级高新区”的战略部署,在放人事权、给审批权和交财政权等赋予市级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又出台了支持高新区发展的“一个决定、两个政策”(《关于进一步加快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的决定》、《鄂尔多斯市人才改革试验区高层次人才引进扶持政策》以及《鄂尔多斯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扶持办法》),预算安排3亿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扶持。这些为高新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优越的招商引资条件。 

  主持人:高新区的发展确实是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政策扶持也很到位。当前进一步推进园区发展建设的关键是什么呢?请您具体谈谈是如何推进的。 

  周桂荣: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这是影响高新区发展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当前园区建设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说重点,是因为招商引智工作牵动着园区的各项建设、发展,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也就抓好了园区整体工作。说难点,是因为招商工作好比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寻求方法,形成一套适用于我们园区的招商思路和做法。 

  首先,实施全员大招商工作机制。2014年定为招商年,抽调力量设立了五个招商局,提出全员招商理念,建立了招商引资方面的目标任务考核制。实行招商 定期调度、限期解决、专人跟进制和重大项目会商制,将招商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解落实到人协调解决 

  其次,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把抓大项目、龙头项目作为招商工作的主攻方向,采取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积极开展招商。目前,依托国际创新科技联盟,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依托云计算产业园,大力引进和培育云计算、软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项目;依托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的建设,开展低碳、清洁能源产业链招商;依托与国内一流园区的合作,拓宽项目引进渠道,积极开展生物制药、现代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产业项目的引进;依托国家级孵化器品牌和磁场效应,引进、管理、培养科技创新创业项目;依托我市科研院所、孵化器、研发机构及院士专家学者等资源,建立招商项目专家咨询网络,捕捉产业信息,引入大项目;依托北京至鄂尔多斯光缆建设项目,重点对京津地区各类数据用户开展招商,鼓励支持周边与高新区产业规划相符的企业迁移入园,促进产业集聚依托已入园专家院士、科研机构及鄂尔多斯籍在外成功人士的优质信息资源开展招商。 

  三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园区引导和鼓励在孵企业中技术成熟的企业加强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协作,通过市场机制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种优惠的服务,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其成果尽快转化成投产项目。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引导高校、科研单位以技术入股、组建股份企业等多种形式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产、学、研、用联合体、合作基地,促成科技成果及时落地产业化。 

  四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简化程序,营造良好的投资和服务环境。梳理完善招商政策,形成针对不同板块、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项目、不同阶段的系统化、差异化、可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 

  在上述措施的推动下,年内高新区产业化项目有望突破30个,孵化、科研机构突破100个。 

  主持人:市委三届五次(扩大)会议提出了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市高新区如何更好地加快“产城融合”和发挥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 

  周桂荣: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新区今后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级高新区”这一总体目标,按照“三年(20132015)稳步推进,五年(20162020)跨越发展”工作步骤,以“产城融合”为宗旨,实现园区与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互通共享,提升承载能力;以人才引进、成果转化为核心,提升要素集聚能力,为地方产业升级、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撑;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品牌,促进就业,提质增效;以云计算产业为突破,大力发展大数据运营和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载体,积极引进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项目入驻,增加经济总量。力争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增光添彩。在做好园区服务企业、环境建设、安全生产及党建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进功能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配套建设,不断提升发展环境和承载能力。进一步调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思路,本着依托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园区之间、园区与中心城区之间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建设步伐,项目落到哪里,基础设施就配套到哪里这一原则,按照统一规划、优先保障、分步实施、统筹建设这一思路,做好高新区四园供水、排污、燃气、供热等基础设施与城市中心区大市政、大水务、大交通的配套与衔接,提高承载能力和区域竞争力。建设科教孵化园与云计算产业园、产业拓展园的道路连接工程,加快科教孵化园至康巴什新区、体育中心连接道路工程建设,实现高新区基础设施与康巴什新区互通互联、优势互补。盘活192万平米、21000余套公租房存量公租房资产,按照产城融合这一思路,加快园区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宜居宜业科技新城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加大人才、科研团队的引进力度,集聚人才和科技成果,做实做强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孵化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建立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高新区设立独立法人的研发机构。建立和完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制度,强化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依托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坚持对高新区管委会和入园企业迫切需要的人才进行专题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提升人才整体素质。进一步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形成塔身强壮、塔基牢固的金字塔型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格局,为高新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下大力气吸引国内外科技成果、资本和人才在高新区对接碰撞,做实做强自治区人才改革试验园区。 

  三是建立规范的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和发展基金,促进成果转化和地方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根据本地企业成果少和成果与资金脱节的实际,建立市场引进成果,寻找投资,帮助地方企业转型,形成新的产业链。积极搭建科技成果交流平台,统筹科技资源,发掘本地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技术交易服务平台的作用,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易,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正在建设科技交易服务中心,将园区研发的成果,中科院、中交所及相关科研院所,大学科研成果进入平台推荐。强化同市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资源库,共享信息,定期组织企业、部门和投资方的座谈会,搭建技术成果转化交流平台。根据各企业提出需求情况,协调对接市直相关部门、相关企业适时组织推荐会,促成相互间技术成果转化交易和研究成果及时落地产业化,形成实体产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破解发展资金制约瓶颈,支持和引导地方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四是加快工业地产开发步伐,建设土地使用效率高、项目落地周期短的新兴科技园区。针对科技项目投资少、见效快、成长性强以及我市商业、住宅地产开发过剩,工业地产开发不足的实际,我们将创新开发建设理念,积极探索工业地产开发新思路,计划在科教孵化园、云计算产业园,以高投公司为主导,引进开发商融资建设工业地产项目,建设标准化场房、中试厂房、中小企业生产厂房、研发中心及商服配套等设施。开发商在完成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后,进行主题包装与概念推广,根据需求,量身订做客户所需厂房,用于长期租赁或出售给客户,滚动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地产开发市场,进一步缩短园区项目建设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园区闲置土地的利用效率,带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园区和开发商的互利共赢。    

  五是依托入园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地方特色产品品牌。我市有诸多地方特色产品,但只具特色而没有形成品牌,更没有形成一定的产品规模。特别是与周边地区相比,地方产品品牌优势不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后,我们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施驰名品牌塑造战略。充分依托入园互联网信息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我市地方特色产品线上交易,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开展有声有色的品牌营销,提升地方特色产品的含金量,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推动我市形成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驰名产品,辐射带动其他衍生产品不断升级,提升整体效益。 

  六是掌握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能源企业发展动态,加强与企业对接沟通,建设能源企业反哺能源输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国有大型煤电企业依托我市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已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当前,受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我市经济发展压力较大,招商引资面临诸多困难。与此同时,因能源市场需求迅速萎缩,大型企业和地方能源企业利润不断下降,迫使上述企业加快了战略转型步伐,客观上需要找出路、上项目。对此,我们将依托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能源企业的对接,了解企业发展规划,建立企业计划新建项目数据库,利用高新区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引导大型企业和地方能源企业新建项目优先落户高新区,形成企业反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新机制。同时,加强与科技部的协调配合,积极对接以色列等国家,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引进、技术交流、成果转移、产业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国家清洁能源国际创新园这一创新平台的作用,积极做好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煤清洁利用领域的破题工作,为高新区迈入国际化道路、早日跻身全国一流奠定坚实基础。 

  七是加强与京津冀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政府联系,紧盯规划外迁企业,建设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园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东部产业向西部逐步转移,上述地区在加快环境治理、功能重塑的同时,会有更多的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为此,我们在巩固与北京、上海已经建立联系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联系范围,加强同津冀和其他东部沿海地区各级政府的沟通对接,积极寻找与京津冀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利益平衡点,将上述地区计划外迁企业和西延产业作为主攻目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按照园区产业规划,探索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途径,确定合作方向,有效利用京津冀和沿海地区强大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为建设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园区创造有利条件。 

      八是加大云计算数据中心投入,畅通信息传输通道,打造中国西部的草原硅谷去年,我市被国家住建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这为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区建设数据中心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高新区云计算产业园区不仅可以为为智慧城市建设在有关大规模分布式数据管理、面向服务应用集成、快速资源部署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撑手段,而且可以助推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自身发展。为此,我们将以云计算产业为突破,大力发展数据运营、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北京鄂尔多斯专用光缆建设步伐,打通信息传输通道,扩大云计算产业招商引资优势,进一步拉长信息、软件产业链,集聚信息服务产业,加大IDC运营企业、灾备以及先进服务器制造、软件企业的引入。力争今年厂房交工时,有7家左右企业入驻园区,2015年开始正式运营,争取早日把高新区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的草原硅谷。同时,依托中国网库、淘宝等互联网企业,借助优势电子商务平台,逐步打造地方产品品牌,促进地方企业做大做强。 

  九是加大国家级高新区的申报力度,为项目和人才落地打造更高的平台。当前,全国各地省级高新区都在按照以升促建的总要求,全力争取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我市申报工作得到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升级申报工作组,全力以赴推进升级国家级高新区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协调对接,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将继续大力协调自治区和科技部,力争下一轮获批。 

  主持人:本次访谈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再次感谢周主任接受我们的访问,我们预祝市高新区能加快发展步伐,积极发挥对于地区经济的引领作用。谢谢大家,下期再见!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