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规划计划>发展规划
标题 鄂托克前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 索 引 号
  • 鄂托克前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 发文字号
  • 成文日期
  • 发文机关
  • 信息分类
  • 公开日期
  • 2007-12-17
概述 鄂托克前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有效性
鄂托克前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发布时间:2007-12-17 10:00:00      作者:      来源: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 “十一五”时期,是鄂托克前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我旗能源化工业、现代畜牧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鄂托克前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十一五”时期我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旗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构筑和谐社会,保持经济持续、快速、高效运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宏观环境?
??????? (一)“十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 “十五”期间,我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主要指标实现了翻番。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8亿元,年均增长21.9%,是“九五”末的2.7倍,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0:36:34。财政收入1.1亿元,年均增长30.9 %,是“九五”末的3.8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6.7亿元,年均增长52%,是“九五”的7.6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九五”期末的4772元增加到9107元,年均增长13.8%,是“九五”末的1.9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443元增加到4796元,年均增长14.4%,是“九五”末的2倍。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到45.6%;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0多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强化;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招商引资取得巨大成效,全旗上下呈现出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祥和、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发展氛围。
???????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特别是工业经济起步晚,工业增加值在全市所占份额偏低,资源开发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经济发展任重道远。二是财源建设任务艰巨,接续财源缺乏。三是城镇化水平低,对三产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四是农牧业科技服务等体系建设滞后,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改革发展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 (二)“十一五”面临的宏观环境?
??????? 综合国内外环境的分析,结合我旗实际,“十一五”时期,我旗具有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将处于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1、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从国内环境看,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在宏观调控上仍将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为我旗发挥资源优势、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 2、国家为建立解决煤电油运制约的长效机制,加快了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启动实施亿吨级煤炭基地;自治区规划建设的千万吨化工基地重点在鄂尔多斯市,再加之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为我旗做大做强能源化工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 3、我旗是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旗,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一系列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为我旗进一步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4、从“十五”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市差距拉大的实际看,必须加快发展。“十五”期初鄂前旗与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差距是2480元,但“十五”期末差距扩大到14600元。与毗邻地区相比,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也在逐步拉大。“十一五”期间要保持差距不继续拉大,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要高于全市及毗邻地区。?
???????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 (一)总体思路?
???????? “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遵循规律、科学发展,优化布局、集中发展,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建设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围绕现代畜牧业发展,在全市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围绕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升三产发展水平,努力实现财政收入、城镇居民收入和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促进社会事业繁荣与发展,建设富裕、祥和、平安、美丽的鄂前旗。
??????? (二)发展目标?
??????? ——经济发展。到201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47.8%,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三次产业比例7:65:28 ;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5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亿元,年均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4%。
??????? ——社会事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社会保障综合参保率分别达到85%和5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化率达到70%。
???????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森林覆盖率达到12%,植被覆盖度稳定在75%以上,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三废”治理达标率控制在国家要求标准内。
???????? ——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万元,年均增长1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年均增长20.1%。
??????? (三)远景目标
??????? 到2020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7.5%;财政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年均增长7.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年均增长9.6%。?
??????? 三、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 “十一五”期间,要围绕确立的目标任务,努力推进“四个转变”,实施“三大转移战略”,优化发展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进程,走具有区域特色的集中发展道路。突出工业经济主导地位,加快优势资源转化和产业升级。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提升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实现规模化经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一)加快工业化进程,建设能源化工基地?
??????? 要按照工业化的要求,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强化资源的节约开发和高效综合加工,实现产业增值,培育壮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和农畜林沙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到2010年,全旗工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长71.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
??????? 1、加快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建设鄂尔多斯能源重化工基地,实现资源就地转化的总体要求及鄂尔多斯市确立的集中发展、沿河开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上海庙地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基地的历史机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整合区域资源,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突出前瞻性和产业关联度,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与乌海、蒙西、棋盘井“小金三角”实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共建内蒙古西部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将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打造成极具竞争力、与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对接、优势互补的新基地、大基地,打造全区一流的循环经济典型示范基地。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坚持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区域共同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规模经营、动态发展的原则。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制定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发展规划、综合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确保基地建设快速、协调、顺利推进。重点打造煤炭、电力、煤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及石油、天然气化工业。煤炭产业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保护、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加强煤炭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走高科技、资源利用率高、安全、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煤矿建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充分发挥整装煤田的资源优势,建设大型现代化矿井,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根据采—洗—选—配、煤—电、煤—煤化工工序关系和地理地质条件,成组设计,集中布局矿井及洗配煤项目,节约煤炭资源,提高资源转化和利用率,实现煤炭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煤炭行业的组织化程度,调控优化煤炭生产、加工、销售渠道,优先保证基地煤化工、电力等产业燃料煤、原料煤的供求平衡,实现煤炭开发、综合利用、销售有序健康发展。同时要做好上海庙煤田已完成预查找煤区块外3000平方公里区域内资源勘探工作。完成山东临沂矿务局榆树井300万吨矿井、山东新汶矿业集团胡家井300万吨矿井、内蒙古双翼丰源公司雷家井300万吨矿井、宁夏鑫泰公司苏家井180万吨矿井、麻黄井煤矿120万吨矿井、金长城煤矿120万吨矿井建设,到2010年,全旗原煤生产能力达到2000万吨,机械化程度达到100%,资源回采率达到75%,煤矸石与煤灰渣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资源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电力产业要充分利用我旗丰富的煤炭资源,坚持合理布局、规模经营、节水环保的原则,重点建设大型坑口电厂、热电联产、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项目,建设整体煤化工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促进煤电一体化经营,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资源,建设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全旗规划建设2个大型坑口电厂和2个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到2010年,建成2×5万千瓦园区自备电厂、2×33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项目,全旗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万千瓦。同时要加强电网建设和对外送电渠道建设。煤化工产业。按照煤化一体化战略,以原料煤品种、质量和供应能力为基础,以发展煤基燃料和煤基化工产品为目标,高起点规划煤化工项目。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上,优先采用工业化技术成熟的国内外先进工艺装置,并密切跟踪国外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鼓励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之间的多联产、集成化深加工项目,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配合煤炭产业规划研究确定不同煤种、煤质的利用方案,通过合理使用不同煤种、煤质,挖掘煤炭资源最大效益。加强对污水、尾气、残渣等废弃物以及余热的综合利用和集中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注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发展节水技术。“十一五”期间建成120万吨/年煤基甲醇、100万吨/年煤基二甲醚、240万吨/年煤焦化系列产品等项目。石油、天然气化工要抓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工作,重点建设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 2、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在园区建设上要突出特色产业,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着力打造绿色园区,园区规划与布局要优先保证煤化工发展需要,优先规划安排具有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的项目建设,成组布局多联产、集成化深加工项目。要统一布置园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辅助系统,合理划分园区功能,制定相关的项目准入政策,加强管理,做到规划一张图,交通一张网,产业一条龙,政策一盘棋。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效应,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汇集,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强化园区经营的创新理念,积极推行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入大型企业经营管理园区,建立园区“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体系,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增强园区融资功能,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壮大园区产业规模,发挥规模效应,力争使上海庙工业园区成为经济活跃、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经济增长示范区,成为集聚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大平台。
??????? 3、大力发展农畜林沙加工产业。要继续培植壮大肉、乳、林、药、草等农畜林沙产业,重点发展羊肉加工,积极发展林沙产品加工,稳步发展乳产品加工。以肉羊加工为主,加快大型肉联加工项目建设;加快沙柳造纸、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建设;乳业要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要大力发展生物制药、饲草料加工及脱水蔬菜、马铃薯、玉米淀粉、酿酒、沙野菜等农畜林沙产品加工业,以工带农,以农互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二)切实加强“三农三牧”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
???????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顺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趋势,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认真搞好村镇规划,加强农牧区的建设与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带动,新氏冉ㄉ枭缁嶂饕逍屡┐逍履燎?br />??????? 1、推进农牧业发展重心转移。要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壮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基地,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生产与经营。“十一五”期间,农牧业发展重心要向沿无定河流域和城郊地区集中。区域化布局是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旗东南部地区和城郊地区立地条件较好,农牧业人口相对集中,具有发展现代农牧业、避灾农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基础和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优化农牧业经济结构,加强市场流通、良种繁育、疫病防控、机械化和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沿无定河流域高效农牧业经济带和城郊农牧业经济区。到2010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优良牧草及青饲料种植面积38万亩,粮食产量突破1亿公斤大关,牲畜饲养量达到458万头只。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亿元,年均增长11.3%。
??????? 2、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充分发挥我旗农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抓好肉食品、林产品、乳制品、饲草料、药材等农畜林沙产品深加工项目。“十一五”期间,争取新建1个年屠宰加工100万头只牛羊的肉食品精深加工和1个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二是加强农牧业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发展需求,调整农牧业生产布局,兴建一批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到2010年,建设年出栏牲畜200万头只养殖基地,20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200万亩药材围封管护精品基地,100万亩饲草料种植基地。三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各类专业协会,按照“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在信息、技术、销售等方面,把分散的农牧户组织进来,让农牧民与市场和龙头企业真正实现对接。四是加强产业链条连接。通过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建立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农企“双赢”。五是加快农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壮大一批特色市场,依托市场带基地、联农户,增强市场的集散功能和辐射带动力。重点巩固发展城川、布拉格和三段地等集贸市场,努力实现我旗集贸市场与全国各大农贸市场的网络对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 3、全面深化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加速土地、草牧场向种养能手、龙头企业集中,提高农牧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牧区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牧区特点的金融组织,改善农牧区金融服务。坚持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牧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牧区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牧区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健全嘎查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控制和化解嘎查村级债务,杜绝新的不良债务发生。鼓励和引导农牧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
??????? 4、大力发展农村牧区公共事业。加快发展农牧区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事业,健全农村牧区社会服务体系,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牧区、惠及农牧民。重点加快农牧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农村牧区教育继续实行“两免一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农牧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逐步建立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大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通信、电力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解决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推广农村牧区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牧区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强镇村环境整治,继续抓好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娱乐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 5、多渠道增加农牧民收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投入力度,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政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牧区的公共服务,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牧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牧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全力推进农牧区人口转移,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牧区生产力,引导富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向非农产业集中,通过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建立工业反哺农牧业、城镇支持农牧区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
??????? 6、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为目标,继续实施好千村扶贫和整村推进工程,加快产业化扶贫、社会化扶贫和科技教育扶贫步伐,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镇化建设、矿区建设和移民新村建设,“十一五”期间,移民1.2万人,争取解决8000人的脱贫问题。
??????? (三)以文化、旅游、物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把发展服务业放在突出位置,以强化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落实国家、自治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给予积极的服务引导和扶持,切实降低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以深化改革、拓宽领域、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为重点,积极构筑有利于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文化、旅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中介、法律、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特别是要通过培养和扶持,加强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金融、信息服务、物流等服务业建设。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33.9%。
??????? 1、旅游。依托我旗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修订完善鄂托克前旗旅游业发展总婊凑胀骋还婊⒑侠砜ⅰ⒀细癖;ぁ⒖沙中⒄沟脑颍涌炻糜尉暗恪⒙糜尾房⒑徒煌ā⒉鸵扰涮咨枋┙ㄉ瑁脑焯嵘钟芯扒⒋蠊低濉⒋笊惩返戎氐憔扒<忧课奈锕偶1;ぃ罅Ψ⒄购焐糜危ズ霉藕犹兹艘胖贰⒚鞒こ恰㈠吨莩恰⑺垂狄胖贰⑼跽鹁⒅醒朊裨旱壤饭偶:透锩芍方ㄉ瑁菇ň仿糜蜗呗贰<哟舐糜味酝庑Χ龋卣孤糜我档氖谐】占洌平厣糜尾返难兄啤⒖⒑蜕⒄孤糜紊唐肥谐。岣呗糜紊唐肥杖朐谡迓糜问杖胫械谋戎亍=徊焦娣堵糜问谐。欢咸岣呗糜涡幸档墓芾硭胶头裰柿浚丛炝己玫穆糜我捣⒄够肪常盐移炻糜尾蹬嘤晌缮履鼙叩厍闹放浦弧5?010年,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00万人次以上。?
??????? 2、文化。以建设民族文化大旗为目标,实施民族文化建设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面向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充分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发展文艺演出、文化创作、文化娱乐等产业,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 3、交通运输和物流业。要重点围绕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加强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特别要做好煤炭及煤化工产品外运通道建设。要以提高公路质量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坚持交通先行,抓好旗内公路环网建设、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铁路、公路和重要交通出口公路建设,提高公路等级和质量,力争在我旗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综合物流体系建设,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在上海庙地区建设大型物流配送体系,促进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改革运输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构建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 4、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餐饮业、邮电通信、农牧业和农牧区服务业。优化商业布局,形成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商业网络结构。进一步发展完善以敖镇为中心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和以上海庙为中心的工业商业区,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现代商贸业,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传统流通格局向大市场、大流通转变。积极推进邮电通信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加强邮政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实现邮电通信的经营产业化和现代化,努力提高全旗人民的邮电通讯水平。大力推进以科技、信息、销售服务为重点的农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各类协会、合作社、农牧民专业合作经营等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畜产品市场,发展农畜产品代理、批发、网上销售等现代交易方式。加强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农畜产品信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 5、努力发展新型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中介、社区服务。以增强投融资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强化信用能力、营造诚信环境为重点,积极引进和发展壮大地方金融机构,优化金融环境,创新服务方式,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保险市场,构筑多元化、多功能、辐射力强、高效有序的金融保险服务体系。研究制订全旗房地产业发展政策,加大规划建设力度,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把房地产开发、危旧房改造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积极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拓展个人购房抵押贷款业务。不断完善住房交易办法,促进住房流通。加强住房价格管理,规范各种收费,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管理,促进传统的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转变。加快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企业和社会信息化。积极培育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咨询、评估、法律、会计等各类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健全社区服务组织,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壮大社区服务产业。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保障网络,扩大医疗队伍,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利用服务活动室、广场、体育设施等文体设施,组织开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活动。开展社区教育、科技服务和法律宣传,加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及特困群体的服务和援助。抓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不断优化社区居住环境,创建绿色、安全、和谐的文明社区。
???????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和我旗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积极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 (一)交通建设?
??????? 按照“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的思路,铁路建设要突出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以营运煤炭及其化工产品为重点,组织实施上海庙至棋盘井铁路建设项目,力争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投入运营,形成南接太中银铁路,北接东乌铁路的煤炭产品运输大通道。公路建设要突出产业开发和旅游开发,以运输煤炭及其产品通道建设、省道改造、通乡油路、出口道路改造为重点,构筑高标准、高质量的公路网络,完成上海庙至棋盘井运煤专线一级重载公路、敖银高速公路、敖达、敖城和216省道二级公路建设,全面提高出口公路等级。在完善现有乡村公路的基础上,启动实施通村油路建设工程,彻底打破制约我旗地方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有效发挥交通的“经济引擎”作用。管道方面重点建设长宁至上海庙工业园区、长宁至敖镇天然气管道工程和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引黄工程管道建设。
??????? (二)电力建设?
??????? 强化电网建设,重点加强电力外送通道、区域网架、城网和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电网建设,继续完善农网建设,形成以110千伏为骨干的供电网络,并使所有35千伏变电站达到双电源供电要求,不断满足生产生活供电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完成乌海—上海庙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敖镇—城川镇、敖镇—昂素镇和敖镇—二道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新增敖镇至上海庙110千伏供电线路,扩建上海庙110千伏变电站。结合电力普及工程和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继续抓好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延伸10千伏和0.4千伏农电线路,并采用风光勾胧?010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电网格局。?
??????? (三)水利建设?
??????? 统筹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狠抓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主要围绕“找水、留水、节水、治水、用水”几个环节,努力蓄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做好水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调配境内用水量,有效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完成引黄工程建设,利用好矿井疏矸水,解决工业用水困难,保障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发展的水源供应。农牧业要通过采取节水措施,优化配置多种水源,实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提高农牧业用水效率。积极推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技术,发展循环用水系统、串联用水系统和回用水系统,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约型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大供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设施建设,提高供水和排污能力。
??????? (四)环境保护?
??????? 城镇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发展集中供热,有效减轻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搞好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对水源污染的治理,提高全旗水域环境质量。加强镇区绿化和工矿区环境保护,到2010年,中心城镇及工矿区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水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城市垃圾处理率达10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综合整治指标控制在国家标准内。?
??????? (五)国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 加强用地管理,要按区域布局、行业分布、重大项目用地等要求,做好土地使用和资源配置指标分解工作,进一步提高土地开发的集约化程度,“十一五”期间,我旗新增建设用地5800公顷。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土地分类、登记和统计制度,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继续做好以能源矿产和地下水资源为重点的地质勘查,摸清家底,提高后备资源储备和保障。
???????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
??????? 继续把生态植被建设作为全旗最大的基础建设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好禁牧、休牧、轮牧、以草定畜政策和生态建设基本政策,扶持林沙产业发展,逆向拉动生态建设。加强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综合治理,对一些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实施整体搬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治理矿区环境。加大执法、督查力度,依法保护生态建设成果。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生态防护林、水土保持和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使我旗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以改善,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良性生态体系。到2010年,计划退牧还草9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76万亩,草场改良150万亩,人工造林100万亩,飞播造林100万亩,封沙育林70万亩,人工种草15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80万亩。
??????? 六、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 我旗要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等环节,加强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对境内的矿产资源开发统筹规划,抓好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开发准入条件,改进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努力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加快构建化工产业及其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行企业内循环、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链接循环,努力实现企业零排放,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以最小的消耗和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垃圾资源化利用。在社会消费上,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提倡健康文明、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全面贯彻落实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结合旗情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加大对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经济政策,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
??????? 七、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 城镇是吸引、集聚、辐射各种资源要素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资本、商品、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中心。我旗要以现有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走特色城镇化发展的路子,把敖镇作为全旗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庙镇作为全旗经济中心,城川镇作为全旗农畜产品加工转化基地,昂素镇作为全旗生态畜牧业示范基地,根据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要按照把上海庙镇建成以发展商贸服务业为主的生态型、现代化、综合型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要以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突破口,坚持集中力量,重点攻坚的原则,不断完善市政功能,促进城镇扩容提质,提高城镇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功能;将城镇建设与园区建设、产业化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生态移民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城镇化对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三化”良性互动格局,促进城镇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旗城镇化率达到70%。
??????? (一)做好城镇规划工作,提高现代化水平
??????? 以推动城镇产业做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环境做美为目标,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特色和优势,又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效能的原则,紧紧围绕全旗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合理的重新修编完善城镇怀鑫ㄒ恍浴⒚褡逍院偷赜蛱厣嵘钦蚱肺叮钦蚩旆⒄埂⒋蠓⒄沽舫隹占洌范蚣埽婧美锻肌?br />??????? (二)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按照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加大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成城镇服务功能,争取一批重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投入使用,使城镇化建设基本能够满足城镇居民居住、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重点解决城镇给水、排水排污、统一供暖、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路、电、讯等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特色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品味,增强城镇的聚集功能。挖掘地方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底蕴,把其融入到城镇建设的各领域,将我旗各城镇建设成地处蒙陕宁三省交界处的各具特色的绿色草原小城镇群。加快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
??????? (三)促进社会各要素向城镇聚集?
??????? 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提升城镇产业质量,优化城镇发展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向城镇聚集的保障机制,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大力吸纳人才、科技、资金、物资等社会各要素向城镇聚集。到2010年,使全旗城镇人口总数达到10万人。
???????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 改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和投融资体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政府预算内外资金及土地收入统筹起来,加大政府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投资向西部倾斜的政策,积极组织一批关键性重大项目,争取国家更多投资;广开社会投资渠道,引导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单位转制,实现社会管理职能与工程作业职能分开;实施特许经营制度,对城镇供水、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等行业,通过向社会招标选择投资者和经营者。
??????? 八、全面繁荣社会各项事业?
??????? (一)科技
??????? 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技术创新,特别是要鼓励和扶持企业成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全面推广普及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加强企业、农村牧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扩大技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科普工作,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形成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科技服务新机制。
??????? (二)教育?
??????? 围绕实现办学体制多样化、教育结构合理化、教育管理科学化、教育教学特色化、条件装备现代化、校园环境园林化,初步建立成熟的素质教育体系,基本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内的各项改革,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投入,夯实基础教育,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和中小学危房改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农村牧区基础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加大集中办学力度,形成以敖镇为中心,辐射上海庙、城川、昂素的四个教育办学网络体系。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推动职业教育与地区产业发展相衔接,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为扩大就业、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服务。优先发展民族教育,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三)人才?
???????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强旗战略,着眼于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的总体需求,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等环节,重点培养知识化、专业化的党政人才,能够适应国际化战略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抓紧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牧区乡土人才,重视培养科技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广泛联系在外人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调整人才的专业、年龄、文化结构,促进人才在产业、地区、城乡间的合理分布。加快人才交流市场建设,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深化人事、劳动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环境,逐步建立起适应我旗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 (四)卫生
??????? 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农牧区卫生服务体系,有效防控重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加大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建设,继续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鼓励农牧民积极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强药品、食品监管,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服务水平。
??????? (五)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
??????? 做好文化普及工作,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家庭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乡村文化,搞好文化文艺下乡活动,繁荣文化产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切实加强政府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入,提高文化反哺经济的能力。加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活动室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巩固发展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事业,加快广电宽带网建设和农村牧区有线电视推广步伐,不断扩大有线电视网络覆盖面,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 九、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取得新突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走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提高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促进全旗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 (一)依托地缘优势,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 充分发挥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地缘和资源优势,把上海庙建成我旗招商引资和吸纳资金技术的平台,依托上海庙镇与银川市近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主动出击,接受宁夏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带动辐射,将我旗经济真正融入大银川经济圈,走区域化经济发展的路子。?
???????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政府机制改革,推进机关工作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在招投标、行政执法、政府收费等领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打造“法治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强化利用财政手段平衡协调区域差距,收入差距,打造“服务政府”;积极推动政府效能建设,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水平,打造“效能政府”;完善民主化、规范化的决策机制,提高重大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打造“阳光政府”。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突破体制性障碍、加快我旗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要加强改革开放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完善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生命线”工程,着力创造公平的政策和法制环境。完善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一批带动力强,对我旗具有长远影响的重大项目。把发展外向型经济定为我旗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解放思想,优化开放环境,为我旗吸纳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环境,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形成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流入区。建立招商引资新机制,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优惠政策招商向综合环境招商、单一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政府招商向企业招商的转变,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益和水平。?
??????? 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 (一)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坚持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从业人员的参保为重点,依法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金保工程”建设,全面实现社保资金网络化管理,积极探索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保合一”的征缴模式,确保企业养老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建立农牧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样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镇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发展社会公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互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事业,高度关注残疾、五保等社会弱势群体,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 (二)努力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不断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政策,优化就业服务。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和鼓励弹性就业、自谋就业、自主创业。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广泛开展“献一个岗位、帮一人就业、送一份温暖、解一家困难”等各种再就业援助活动,积极协调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工作,扶持下岗人员再就业,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把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普通民工向技术工转变上来。“十一五”期间,确保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口2000人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0人以上,免费培训下岗职工和农牧民工2000人以上。
??????? (三)关心困难群众生活?
??????? 围绕千村扶贫、整村推进、劳务培训、产业发展几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社会扶贫工程,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加大重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力度,切实巩固扶贫成果。到2020年,全旗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小康社会目标。
??????? (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 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稳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科学民主决策,提高决策水平,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产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有效的民意沟通、矛盾调处机制。注意倾听群众呼声,依法、合理、及时地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高度重视和解决房屋拆迁、征用土地、环境保护、企业改制、民工工资拖欠等热点问题。加强人民武装和国防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以创建“平安鄂前旗”为载体,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建立农村牧区以嘎查村为主、城镇以社区为主、机关以单位为主的群防群治体系,把矛盾纠纷调处、犯罪预防、法制教育等基础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完善社会预警机制,提高预防风险、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打造平安鄂前旗。?
??????? (五)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 扎实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广泛开展爱我鄂前旗、建设鄂前旗活动,大力表彰和宣传各类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破除各种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国家精神文明先进旗。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旗”,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广泛听取全旗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推行政府工作规范化、法制化,依法从政,>严治政。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推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形成发展鄂前旗、建设鄂前旗的强大合力。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