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过程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导向性的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指导性文件。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一、“十五”回顾与面临的环境?
??????? (一)“十五”总结与回顾?
??????? “十五”以来,我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克服各种困难,保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强工业、重生态、调结构、镇拉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全旗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优势特色产业正在形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财政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任务。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亿元,年均递增13.2%;财政收入增加到1.53亿元,年均递增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3.7亿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33:42:25调至2005年的23:48:29,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逐步迈向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 农牧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形成了北部沿黄高效农牧业、中部沙地优质白绒山羊和南部干旱硬梁林沙农牧业三大特色经济区,基本符合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要求。对推动全旗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到2005年,全旗农牧业总产值达到8.9亿元,较2000年增长42.3%,年均递增7.3%;农作物总播面积达到83.4万亩,较2000年增加13.4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0.3万吨,增长了128%,年均递增12.2%;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201万头(只),增加80万头(只);草场保护面积达到1600万亩;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2亿元,增长24%,年均递增4.4%;粮经草比例为30:41:29。
??????? 工业经济快速高效运行。立足区位优势,以资源转化为突破口,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抢抓机遇,全力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同时为下一轮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稳步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全旗工业总产值达到22.6亿元,较2000年增长114.3%,年均递增16.4%。其中主要产品产量为:元明粉20万吨,增长25%;原盐5万吨,增长257%;供电量3.5亿度,增长683%。
???????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现代物流运输、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空前发展。商品市场充裕,生产生活资料齐全,价格稳定。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亿元,较2000年增长了6.8倍。
???????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6元,比2000年增加165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8587元,比2000年增加3838元;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下岗职工累计再就业率不断提高。
??????? 城镇化进程加快,顺利完成撤乡并镇工作,形成“1苏木1乡5镇”的城乡格局,小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有力地拉动了城乡经济发展,为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实施“三化互动”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年间累计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9388.2万元,主要街道硬化58.2万平方米,巷道硬化12.4万平方米,绿化21万平方米,植树3.7万株;在锡尼镇新建文化综合广场1处,总面积10.2万平方米;完成小城镇适用住房2.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30%以上,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达到85%以上。
???????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全旗公路网通车总里程达1582.7公里,县乡路网达1502.7公里,占总里程的94.9%,公路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安全合理的供配电网络基本形成,全旗7个苏木乡镇全部通电,嘎查村通电率达到89.2%,基本保证了城乡生产、生活用电;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话工程。完成锡尼镇、巴拉贡镇64个小灵通基站建设工程,宽带端口达到620线,本地网光缆达到850长公里,覆盖面达85%。固定电话交换量达到2万门,移动、联通手机用户达到4.5万户。
???????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通过了国家“两基”达标验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基本形成,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全面开展,农牧民参合率达到70%,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发展环境分析?
??????? 1.外部环境?
??????? 随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的梯次转移和市场拓展,以及沿海地区产业投资不断向中西部转移,为我旗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我旗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发展和优化升级。
??????? 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扶持措施,为我旗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重点扶持西部地区能源及化学工业、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高新技术、旅游六大产业的发展,为我旗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 周边地区丰富的资源和经济的强势增长,为我旗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协作环境。我旗地处蒙中经济圈,邻近呼包银经济带,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产业分工拓展了发展空间。
??????? 2.内部因素?
??????? “十一五”期间,我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多优势。?
??????? 一是交通便捷。我旗地处包头至银川中心地段,距包头机场200公里,距鄂尔多斯机场100公里,包兰铁路途经我旗,109国道、110国道、丹拉高速公路纵贯东西,旗级六大干线公路全部完成黑色化改造,公路总里程达727公里,境内有浮桥两座。
??????? 二是资源丰富。我旗煤炭、天然气、石膏、食盐、天然碱、芒硝储量丰富,梁外甘草驰名中外,是能源电力、煤化工、精细化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