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科技厅公布内蒙古自治区2024年度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评价结果。此次评价将全区103个旗县(市、区)科技创新能力划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一类10个、二类15个。东胜区入围一类旗县,标志着东胜区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关键跃升,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
一、政策引领,构建全域创新生态体系
近年来,东胜区深度践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理念,将科技创新置于区域发展全局核心位置。以“科技新政30条”2.0版为政策引擎,构建起覆盖创新型县市建设、研发投入激励、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中试基地建设等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精准滴灌式政策供给,全面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2024年投入财政科技资金2.1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1.43%,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创新推行“滴管式”攻关机制,精准引导企业牵头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政策引领—产业聚焦—项目落地”的良性创新生态闭环。
二、企业主体,激活产业创新发展动能
锚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构建“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壮大提升”的全周期服务体系,形成创新主体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建成各类科技研发平台29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5家。同步推进27家企业“三清零”专项行动,实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覆盖,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
三、平台赋能,打造协同创新战略高地
以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深度融入鄂尔多斯市“人才科创飞地”矩阵建设。在北京、深圳、上海、雄安等创新资源富集区布局建设离岸创新平台,构建起链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创新高地的战略支点。通过“研发在飞地、生产在东胜”“孵化在飞地、场景在东胜”“引才在飞地、用才在东胜”的三元创新模式,实现高端智力资源的跨区域高效配置。
四、人才强区,打造创新驱动核心引擎
全面实施“人才强区20条”,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组建“天骄智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三位一体保障,累计兑现人才发展资金2117万元,覆盖283家企事业单位、741名人才。东胜区通过建设人才科创中心与离岸飞地矩阵,持续推进“企业家与科学家握手行动”,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五、未来展望,开启创新驱动新征程
入选自治区一类旗县,是对东胜区科技创新工作的阶段性肯定,更是迈向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区的全新起点。下一步,东胜区将以建设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为目标,深入落实“科技新政30条”2.0版政策红利,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在创新投入强度、创新环境优化、平台能级提升、主体梯度培育、成果转化效率等方面精准发力。创新构建“资源赋能+创新驱动”双轮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与人才友好型城市“双城”共建,为东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永续科技动力,奋力书写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