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政府建设引领下,乌审旗将政务服务作为核心突破口,以法治思维筑基、法治方式破题、法治力量赋能,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破解企业群众办事堵点难点,实现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显著跃升。
一、审批效能革命:跑出法治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流程重塑“极简办”: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国务院、自治区“33+10+N”件“一件事”落地实施,全旗168项“一件事”套餐服务,平均减少环节75%、精简材料41,压缩时限85%;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和涉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134项事项实行容缺受理,26项事项实现“承诺即办”,审批效率大幅提升。
集成服务“一窗办”:深化“综合窗口”改革,除税务、公安等专业领域外,39个部门1412项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受理”;升级旗企业“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企业设立登记、投资项目备案等11个部门130项事项“一站式”办理,强化业务流程再造,推行涉企事项“五减一优”,平均减材料34.8%、减环节33.2%、减时限76.1%。
触角延伸“就近办”:构建旗、苏木镇、嘎查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116项政务服务事项、14项高频“一件事”延伸苏木镇办理;强化政银合作,全旗29个银行网点实现医保社保缴纳、公积金业务申请等59项事项“就近办”,破解牧区服务难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二、标准规范筑基:打造阳光透明服务“新标尺”
清单管理“明权责”:严格执行权责清单、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制度,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通过乌审旗人民政府网、内蒙古政务服务网等多渠道依法公开,确保权力阳光运行。
全域统一“立标准”:积极落实覆盖三级体系的政务服务标准规范,精简申请材料、统一核心要素,全旗25个部门编制公布529项行政许可事项(包括子项),线上线下同源发布办事指南和流程图,最大限度消除模糊空间。
窗口运行“优体验”:健全首问负责、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活动,加强窗口人员法治素养和服务技能培训,推行微笑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暖心举措,融合法治规范与服务温度。
三、数字智慧赋能:构建泛在可及办事“云通道”
“一网通办”深融合: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依托内蒙古政务服务网、蒙速办APP等平台,1299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升级“一网通办”服务区功能,配备2名帮办代办人员,提供咨询、引导、帮办代办服务,大幅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效率。
数据共享破壁垒:持续完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整合政府部门数据资源,汇聚46家部门762个资源目录,数据量达1.52亿条,持续推动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等高频电子证照共享调用,显著减少纸质材料提交,“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常态。
智慧大厅提效能:升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配备智能叫号、自助终端、数字机器人等,引入国产DeepSeek大模型赋能政务,依托强大算力构建智能问答系统,覆盖42个部门1700余项业务,持续提升线下办事精准度与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