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康新街道聚焦党群服务阵地效用提升,以全域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党群服务阵地服务水平,坚持“一站多能”“一室多用”“错时使用”的原则,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设置和服务保障,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各具特色的阵地布局,确保活动空间最大化、服务内容最优化,推动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
一是功能融合,小阵地也有大空间。打破传统空间单一功能的界限,通过优化各类资源,整合服务功能,采用“一室多用、资源共享”的方式,将不同功能区域进行组合划分,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比如,在养老服务中心内设置多功能活动室,既可用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也可在特定时间转换为健康讲座或兴趣小组的活动场所;设立妇女儿童休闲区,内分儿童娱乐区和母婴室,为妇女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切实提升阵地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空间置换,小服务也有大幸福。将优质资源导入社区,引入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爱心个人等多元主体合伙入驻,用‘公益+低偿+市场’的方式推动社区多元共治格局的形成,实现“双向奔赴”。比如在邻里中心引入理发、缝纫、小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一站式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为辖区8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理发等暖心服务;引入怡康人家,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让居民群众不断提升幸福感。
三是错时共享,小需求也有大满足。利用时间差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做到为民服务“不打烊”。比如,“办公场所”变身“艺术排练厅”,在周末或节假日时,将部分办公区域临时改造为亲子活动区或阅读角,以满足家庭亲子互动和文化学习的需求;“青空间”邻里中心部分功能室白天为老年人排练等提供了空间,晚上又作为青年群体的共享平台;开办党群“ye”生活公益课堂,开设声乐、舞蹈、书法、编织等专业培训,丰富延时服务内容,解决居民“上班时间没空学、下班时间没处学”的现实问题,坚持服务群众“不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