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不仅能生产汽车、电视,种植蔬菜,还能种植牧草。近年来,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牧草需求量在加大。“水培牧草”如一剂良方,不仅缓解了天然草场的压力,还为养殖牛羊和维护草畜平衡提供了新方法。
走进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马场井村移民区的“水培牧草”种植基地,笔者看到:立体式种植架台一字排开,喷淋、光照、消毒等设施一应俱全,一株株绿油油的牧草在白色的托盘之中奋力生长。
贺东奎是“水培牧草”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查看牧草的长势情况。贺东奎指着这些正在成长的牧草告诉笔者,“水培牧草”可以直接作为牛羊的饲料,而且种植“水培牧草”不受季节的限制,每天都能产出新鲜的牧草,牧草当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有效解决了牛羊饲料不足的问题。
“牧草主要采用的是小麦,它的生长周期是7天,7天就可以长12-15厘米,7天以后就可以喂养,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牛羊吃了消化、转化率都特别高。”贺东奎说。
贺东奎是村里的养殖户,以前进购饲草料成本高,饲草料短缺的问题也遇到过。为了能够降低成本,贺东奎多方打听、多次了解“水培牧草”种植技术,从2021年开始,贺东奎就在村里租用温棚开始试种“水培牧草”。
从种子筛选到杀菌消毒、从4-6小时的浸泡催芽到麦芽铺盘,这一系列操作对于贺东奎来说,并不陌生。贺东奎向笔者算了一笔账,“水培牧草”仅用7天即可将谷物变成新鲜麦苗饲料,每公斤谷物发芽后,可生长为6-8公斤的新鲜饲料,可以代替 20%精料和干草料,与传统的谷物和其他原料喂养相比大大节省了饲料成本,还节省了水资源。
贺东奎告诉笔者,这个牧草是相当节水的,用的全部都是微喷,就目前这个牧草基地的话,如果满产,两天用的是6立方水,而且这个水是可以回收的,盘子浇了水之后,没有用完的水会流到水槽中间进行集中回收,大约90%的水都可以回收进行二次利用。
笔者了解到,水培种植技术采用了人工补光、自动喷淋、液体循环等先进技术,实现温(湿)度、光照、营养液的精准调控,使牧草生长周期缩短至7天,年产牧草6000吨。加之环境密闭,无泥沙杂物及农药残留,使得“水培牧草”具有适口性好、安全卫生、利于吸收等优点。除此之外,水培种植技术不仅能够节省土地资源,种植设备也是全自动化的智能设备,有效减轻了人力劳动,既省时又省力。通过这种方式种植的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都特别高。
“下一步就是想继续扩大牧草种植规模,把技术推广给更多的人,带动更多的村民种植牧草,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另外还想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做规模化养殖,逐步做大做强畜牧业。”贺东奎对此信心满满。
牧草产业与畜牧业环环相扣,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鄂托克前旗将继续做大做强“水培牧草”产业,在绿色、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上下足功夫,为畜牧产业腾飞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