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草原,浩瀚沙漠。碧草蓝天间,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美丽、富饶、和谐的草原新城——鄂托克前旗。
这是一方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曾涌现出一批名儒先贤。这是一片厚植红色基因的热土,曾涌现出一批革命志士。这里草原辽阔,奶酒飘香,这是魂牵梦绕的故乡;这里书声朗朗,琴声悠扬,这是梦想启航的地方。
2015年鄂托克前旗顺利通过县域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评估认定。如今,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草原上,正在谱写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鄂托克前旗始建于1980年,地处蒙、陕、宁三省交界处,总面积1.2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724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所,在校学生总人数8431人,专任教师780人。
筑“魂”:政府统筹规划部署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细、抓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制定出台了《鄂托克前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座谈会、深入学校调研等方式,研究解决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问题。制定了优质均衡创建的时间表和任务图,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学生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得到同品质的教育,实现了校园环境同亮丽,教学设施同齐全,公用经费同保障,师资队伍同优秀,学生个性同张扬,人民群众同满意的“六同”目标。
强“基”: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统一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三年来,累计投入2.9亿元,建成投用第三小学,新建第一小学、第二中学,改建第五小学。通过布局调整保证了学位供给,彻底消除了大校额、大班额现象。
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鄂托克前旗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学校标准化建设、农村校舍维修改造、校安工程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4亿多元,改扩建、维修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更新设备,均衡配置教育资源。2021年,投入资金6532万元,增添、更新智能黑板、计算机以及功能室教学设施设备,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实现配置均衡。
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保障,夯实基层师资基础。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支撑,完善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制度,为免费师范类毕业大学生落实安家补贴、享受同级工资福利待遇等优惠政策,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近三年,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84名,招聘教师341名,并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加强了基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结构,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加大城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将有基层工作经历作为教师评聘高级职称的必要条件,鼓励骨干教师到基层学校任教。近三年,共交流校长15人次,交流教师89人次,城乡师资配备呈现均衡态势。
优厚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制定出台《鄂托克前旗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工作实施方案》和《鄂托克前旗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有力保障了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按照“优绩优酬”的原则,严格执行绩效工资向一线教师倾斜的分配制度,提高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每人每年发放1万元的特殊津贴,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设立教育发展基金会,加大对教师的奖励力度,教师的劳动得到了充分肯定,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提“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内强素质,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近年来,鄂托克前旗着眼补齐教育领域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强党建引领,以实施“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好家长” 的“五好”工程为抓手,以创新思路、强化管理、提质增效为突破口,提高了学校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外联名校,借鉴他人先进经验。探索合作办学新路径,积极开展市内外结对帮扶工作,与内蒙古师大附中建立了“联盟校”,与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结成共建校区,实现了与名校先进管理模式、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几年来,累计开展教研交流、校际交流活动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师素质。
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创新管理,深化改革,探索推进“智慧教育”。加强“三通两平台”建设与使用,全旗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并接入教育城域网,实现录播系统和常态化听评课系统全覆盖。通过“在线听课” “在线教研”“远程指导”等形式,帮助基层、薄弱学校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课堂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方位推进,特色化办学和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实现了体育与艺术齐飞,技能共知识一色,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促“公”:稳步推进教育公平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持续破解“城镇挤”“乡村弱”问题。
创建均等入学机会。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破解了“择校热”“择班热”问题。保障残疾青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送教上门为辅,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足额落实残疾学生6000元公用经费,完善残疾学生助学金制度,全旗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建成了“留守儿童之家”,扎实开展“牵手连心”活动;实施贫困家庭学生扶持政策,近三年共落实各类资助资金27.94万元,受益学生717人次,保障了适龄青少年儿童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权利,凝聚着党和政府的关怀。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持校内提质与校外治理结合,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校内聚焦课堂管理,打造高效课堂,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课后服务水平;校外全面关停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有效减轻了家庭教育支出负担,促进了教育公平。
如今,鄂托克前旗正以坚守之心、创新之姿、奋进之力,踏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征程,深入推进优质均衡不断向前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让人民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