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鄂尔多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鄂尔多斯市贯彻实施自治区   “十...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17-02299
  • 发文字号
  • 鄂发改函〔2017〕261号
  • 成文日期
  • 2017-11-27
  • 发文机关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信息分类
  •     
  • 公开日期
概述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   现将《鄂尔多斯市贯彻实施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 有效性


鄂尔多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鄂尔多斯市贯彻实施自治区 “十三五”规划《纲要》年度监测评估报告的函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

现将《鄂尔多斯市贯彻实施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年度监测评估报告》报上。

 

鄂尔多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1月27日

鄂尔多斯市贯彻实施自治区

“十三五”规划《纲要》年度监测评估报告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历次全会及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国家、自治区及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层次、城乡发展面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开放发展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均取得了新的进展,为顺利完成《纲要》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围绕监测评估重点,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情况

创新发展方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将创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争取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8项,实施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计划,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5家,市高新区被批复为国家级高新区。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了中国生产力学院鄂尔多斯分院。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非煤工业实现增加值640.6亿元,增长11.5%,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5.9%。我市被国家确定为4个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与包头共同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创新创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成立鄂尔多斯驻深圳人才工作站和鄂尔多斯众创空间联盟,建成自治区级以上众创空间21家、科技孵化器3个。开展了第五届内蒙古“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合作交流会暨呼包鄂人才创新创业周活动以及鄂尔多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系列活动。协调发展方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实施了中心城区道路、绿化、供水等一体化工程,投资14.3亿元。新建市政道路60公里,管网185公里。承办了全区城市建设精细化管理现场会,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被评为全国文明旗县、准格尔旗、鄂托克旗被评为自治区生态宜居县城示范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成为国家园林县城。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持续加大农村牧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了垃圾、污水集中治理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罕台镇等3个村镇获全国文明村镇。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成立了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开展了群艺馆总分馆制改革,正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绿色发展方面。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建立了市、旗主体功能区建设情况年度报告机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等一批重大生态项目。启动建设了总投资100亿元、总绿化面积150万亩的“四带工程”。2017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120万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173万亩。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编制实施全市节能降碳“十三五”规划。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中央环保督察7项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棋盘井蒙西地区71项年度环境整治任务完成52项。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81.3%。成功承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和第六届库布其沙漠国际论坛。开展了自治区第二届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活动周活动。开放发展方面。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获批,鄂尔多斯机场获批国际口岸机场并相继开通了伊尔库茨克、秦皇岛等26条“北方之路”航线,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国家跨境电子商务试验示范区取得重大进展。组团赴以色列、上海等地开展了对外合作交流活动。前三季度,全市利用外资13亿美元,增长20.5%。推动呼包鄂协同发展,拟制了2017年工作要点,认真落实呼包鄂协同发展市长联席会议确定的10项共识、15项具体任务,参加了自治区与央企合作恳谈会项目签约活动,其中涉及协同发展项目总投资近2400万元。配合自治区编制了《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共享发展方面。全力以赴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核心,把民生工作重点向弱势困难群体和农村牧区倾斜。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民生投入299.8亿元,占市财政总支出的80.3%。一是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前三季度,市、旗区两级财政预算安排扶贫专项资金2.94亿元亿元,发放金融扶贫贷款4.42亿元,扶持贫困户2942户,69户179人新增易地扶贫搬迁全部开工,284户697人国家标准线下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区级贫困旗杭锦旗达到脱贫摘帽标准。二是全面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农牧民转移就业9万人次,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10011人,就业困难人员195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4%。通过政策安置、发放就业补助金等方式安置退役士兵718人,发送补助金2757万元。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并轨,计划2017-2019年每年提高农牧民基础养老金50元/月。积极推进大病商业保险,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企业退休人员月增加养老金148元,达到3146元/月。城市低保指导标准由每月534元提高到566元,农村牧区低保指导标准由每人每年4968元提高到5268元。三是全面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改革水平。前三季度,新续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开工16所、完工6所;新建、改造教师周转宿舍开工392套、完工252套。成立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引进河北衡水实验中学落户我市。全市高考一本上线率3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推进分级诊疗,全市家庭医生签约率达32.2%,11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实施“健康鄂尔多斯”战略,全市国家卫生乡镇达到6个。加大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和大病商业补助实际报销比例较普通人群分别提高8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积极发展公共服务标准试点建设成果不断巩固。成功举办第二届国际文化创意大会、鄂尔多斯国际马拉松赛、第二届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化校园足球改革,成立了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建立了联赛机制。康巴什区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试验区。

二、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情况

(一)精准发力稳增长,经济实现稳中向好。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综合施策,积极应对,着力破解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41.1亿元,增长7.2%,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但由于工业增速低于预期,影响了GDP整体增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存在一定压力。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394.7亿元,增长6.8%,增速高于全国、全区,但呈现增幅回落态势,完成全年任务有一定难度。1-10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0.2亿元,增长4%,今年以来我市财政收入各项指标好于预期,预计能够完成全年6%的增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2746.4亿元,增长2.7%,由于新开工项目拉动不足、亿元以上项目支撑不足及政府投资项目清理等原因,完成全年增长目标存在一定压力。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1亿元,增长8.7%,预计全年完成792亿元,增速在9%以上,低于预期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79元和11242元,分别增长8.3%和7.9%,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1.1和0.7个百分点,从目前完成情况来看,预计两个收入年底可完成全年预期目标。

今年以来,实施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措施。一是着力抓项目扩投资。年初确定的304项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275项,完成投资1133亿元;自治区调度的59项重大项目开复工53项,完成投资355.1亿元。170项“七网”“七业”项目开复工124项(“七网”77项、“七业”47项),完成投资460.2亿元。鄂安沧输气管道、纳林河矿区和新街台格庙矿区总体规划获批,母杜柴登矿井及选煤厂、纳林河二号井及选煤厂等重大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伊泰200万吨煤制油、兖矿40万吨煤制乙二醇、蒙泰90万吨铝板带、北控40亿立方米煤制气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伊泰120万吨精细化学品、中天合创137万吨聚烯烃、京东方二期等项目全面投产。编制了全市“七网”建设规划,棋盘井至乌海、敖勒召其至东道梁(蒙宁界)等高速公路主体完工,包茂高速包头至东胜四改八、大路至巴拉贡一级改高速等11条公路进展顺利。呼准鄂、准朔、沿河等铁路基本完工。蒙西至华中铁路加快推进,包鄂西高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鄂托克前旗通用机场开工。蒙西至天津南、上海庙至山东两条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成,鲁盛能化、魏家峁配套电源点开工。建成农网改造10千伏线路744公里、0.4千伏线路946公里。鄂尔多斯至北京传输光缆线路铺设完毕。强化与京东、世纪互联等行业龙头企业沟通对接,正在合作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与以色列在清洁能源利用、现代农业等方面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前三季度,全市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2项,到位国内(区外)资金420亿元。目前,全市共储备亿元以上项目1995项,总投资4.4万亿元。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9万户,增长0.68%。民间投资累计完成1256.4亿元,增长20.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45.7%。银行机构共向我市重点项目和企业新投放贷款288.43亿元。通过举办煤炭交易会、线上交易等措施,前三季度,全市销售煤炭4.72亿吨,增长27.4%;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6.9%,公路货运量、铁路货运量、民航货运量分别增长13.4、18.5%和42.2%。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地区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9亿元,增长8.7%,乡村实现零售额80.1亿元,增长8.8%。信息、休闲旅游、电商、物流配送等新兴消费增长迅速,固定宽带普及率达到54%,电商交易额达28亿元,增长9.5%,快递业务量达527.8万件,增长46.5%。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入驻,东胜雍景汇、康巴什酒吧文化街区等一批新型商业建成投运,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消费服务新模式有序发展。

保持定力调结构,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延链增值,大力推动煤炭绿色开采、煤电、煤化工关键技术创新和高端精细化学品研发,全市煤炭洗选率达到90%以上,就地转化率达到18%,年内新增电力装机66万千瓦,煤化工产能120万吨。实施了多晶硅、甲醇等提质增效和节能环保类技术改造项目10余项。持续推进羊绒产业振兴计划,依靠科技创新提升陶瓷、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汗窑业高端日用陶瓷、鄂尔多斯集团8000吨多晶硅技改、清研沙柳木型材等项目加快推进。编制了全市“十三五”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巴拉贡光伏发电、久科环保产业园、尚德抗癌药物研发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中国联通、电信云基地、蚂蚁创客等大数据项目落地。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汽车5.9万辆,云计算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8.7万台。实施了加快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贡献提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组建了市旅游投资集团,鄂前旗“1+6”红色旅游教育基地,草原丝路康镇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成功举办第二届美丽乡村旅游节,前三季度,旅游业收入和游客人数分别增长21.2%和21.1%。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制工作,鄂托克前旗农村商业银行获批,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额达到3309亿元和3066.3亿元,分别增长15.4%和6.8%。与天津物产集团、货车帮等大型企业达成合作,神华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开工建设,物流业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以东胜区中华情医养院、鑫海颐和城、康巴什仕博国际健康城等项目为依托,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约发展示范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100个产业结构调整典型示范村建设全面加快。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增流转土地10万亩、草牧场160万亩。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落实“粮改饲”及“稳羊增牛”战略,调减玉米种植11万亩,肉羊改良70万头只、进口优质肉牛2000头。启动4950亩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7.1万亩粮油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新增现代农牧业节水基地14万亩。优化农牧业经营结构,完善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建成网上农贸市场7家、冷链流通仓库4处,培育专业合作社365家,建设公司化养殖园10个、家庭牧场78家、养殖大户286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

(二)深入推进重点改革,发展动力活力充分释放。

截至目前,年初确定的151项改革任务完成108项,形成改革成果96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方面,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关闭煤矿7座,退出煤炭落后产能495万吨,涉及286名职工全部安置。去库存方面,积极推广“房票”“地票”“货币化”安置等措施,前三季度实施棚户区改造15194户,消化存量商品房261.4万平方米。去杠杆方面,新增社会融资567亿元,其中直接融资62.4亿元,储备上市挂牌企业107户,新增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62家。降成本方面,认真落实清费降税措施,企业税费负担减轻57.6亿元,通过电力多边交易帮助企业节约用电成本约10亿元。补短板方面,组织实施补短板专项工程,科技创新、社会事业等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科学技术投入7.49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八张清单,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1项。实施政务服务“一站办好、全市办通、最多跑一趟”改革,全力推进“单一窗口”受理模式。积极推动网上政务大厅建设,全面推行“二十八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登记注册基本实现全程电子化。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建成全区首个随机抽查执法人员名录库。加快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搭建完成全市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全市信用门户网站上线运行。深化“三项重点改革”。出台了《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实施意见》,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的比例达到43%左右;继续开展自然资源实物量变动表的编制工作,乌审旗、鄂托克前旗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责任审计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创新同俄罗斯蒙古国开放合作机制,组织全市25家企业近50多种本土名优产品参加2017年乌兰巴托˙中国内蒙古商品展览会,全区蒙商大会筹备工作扎实有序。深化财税金融改革,营改增工作全面推开。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49个。农牧区综合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顺利推进。

(三)严守底线防风险,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严控财政金融风险。全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制定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工作的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市、旗两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多措并举化解存量债务,今年以来,累计争取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资金83.6亿元,系统内债务置换率达到81%;通过财政资金偿还、债务核销等方式净化解政府性债务7.7亿元。加大银行不良贷款化解力度,全市银行业累计化解不良贷款51.3亿元。二是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以“平安鄂尔多斯”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率先在全区建成覆盖四级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前三季度,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9%和32.7%。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创新监管模式和管理办法,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重点

总体看,今年以来我市落实自治区及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存在一些困难问题:一是由于项目支撑不足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全市投资增速下滑。二是农牧民增收后劲不强,渠道不多,顺利实现年度增速目标及“十三五”目标存在一定压力。三是部分领域风险隐患依然较大。

下一步,我市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坚决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四届四次全委会提出的建设大美鄂尔多斯、品质鄂尔多斯、幸福鄂尔多斯战略,切实加强“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推进和落实,确保年度目标及2020年目标顺利实现。一是加快推进资源转化。推进神华煤直接液化二三线、北控煤制气、伊泰煤制油等项目建设,提升煤化工精细化水平,力争煤炭就地转化率达到20%左右,甲醇就地转化率达到35%左右。二是在转型发展新支撑上下功夫。依托低成本电价等优势,加快引进布局人工智能、物联网、石墨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壮大文化旅游、物流金融、康养等服务业,力争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以上。三是做优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规模化经营、龙头企业培育、市场品牌打造、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等工程,对农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培育一批自治区级著名品牌,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企紧密型利益联结水平,促进农牧民增收。四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依托国家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内陆港建设,加强与俄蒙、以色列等国家和晋陕宁等周边地区交流合作,深入融入呼包鄂协同发展和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加快构建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高地。五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心城区治理精细化、智慧化、现代化,提升功能品质,建设现代名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全面构建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的城乡发展体系。六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全域植绿建绿,精心打造城市园艺景观,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鄂尔多斯防线。七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渠道落实资金,进一步细化责任措施,组织好脱贫攻坚、创业就业、保障性安居、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