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鄂尔多斯市创建国际健康城市工作方案...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12-17374
  • 发文字号
  • 鄂府办发〔2012〕44号
  • 成文日期
  • 2012-06-07
  • 发文机关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信息分类
  • 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    
  • 公开日期
概述   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 有效性 1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鄂尔多斯市创建国际健康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制定的《鄂尔多斯市创建国际健康城市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六月七日 

                                                     鄂尔多斯市创建“国际健康城市”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国际健康城市创建活动的决定》(下称《决定》),加快“健康鄂尔多斯”建设步伐,按照“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决定》为统领,紧紧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百年鄂尔多斯”的奋斗目标,坚持执政为民,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大力营造健康氛围,大力倡导健康生活,大力培育健康人群,使“健康鄂尔多斯”成为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一致行动。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2012年工作任务

  1.市、旗区、苏木乡镇、街道社区均相应成立健康城市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市直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包括驻地企业)均要成立办事机构并有专人负责。(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督办)

  2.市人民政府与卫生部联合举办健康教育国际论坛暨首届(鄂尔多斯)健康生活博览会。(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3.成立市健康城市研究会和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全市健康城市建设进行理论完善和实践指导,对各旗区、各部门的工作方案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具体指导。(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4.聘请世界卫生组织(英文缩写WHO)及国内相关专家评审完善《鄂尔多斯市建设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和《鄂尔多斯市建设健康城市考评体系》。(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5.各旗区、各部门、各单位依据《决定》,制定完善本旗区、本系统、本单位《健康鄂尔多斯行动计划》并抓好前期宣传动员工作。(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督办)

  6.首批抓好20个市级“健康教育”“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幼儿园”“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餐饮”“健康酒店”“健康机关”“健康产业园区”“健康市场”“健康商店”“健康景区”和“健康旗区” “健康苏木乡镇”“健康街道”等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基地,为全市现场会议做准备。市、旗区财政要为每一个示范基地提供一定的配套装备资金。(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

  7.立足城市核心区,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和“食品安全城市”等联创活动, 为“国际健康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8.适时召开“国际健康城市”建设现场会。

  9.组织开展“国际健康城市”基线调查,同时做好统计、汇总、评估工作。

  (1)空气质量、大气污染(主要指年度空气质量及污染指数)。(责任部门:市环境保护局)

  (2)土壤卫生(主要指农作物土地地下有害寄生虫指标)。(责任部门:市农牧业局)

  (3)地质矿藏(主要指影响人体健康的化学元素指标,如铀等)。(责任部门:市国土资源局、煤炭局)

  (4)采掘挖掘(指在井下作业中产生影响人体健康的一氧化碳、瓦斯、粉尘等)。(责任部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局、国土资源局)

  (5)水资源(指生活饮用水及水源地影响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化学、细菌等卫生学指标)。(责任部门:市水务局、环境保护局、卫生局)

  (6)建筑、装饰(指建筑装饰作业中各种有毒有害且含量超标的建筑、装饰业化学产品,如甲醛等)。(责任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环境保护局)

  (7)树木草本植物(指农作物、水果类木本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各种农药喷洒、灌溉作业中有毒有害物的残留指标)。(责任部门:市林业局、农牧业局)

  (8)机动车尾气、噪声污染(指城区机动车排气及市政维护、建筑、装饰作业中产生的超分贝噪音)。(责任部门:市环境保护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9)印刷出版业(指在作业工人工作过程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铅辐射、噪音等)。(责任部门:市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卫生局、环境保护局)

  (10)办公通讯及电子产品(指在办公场所接触电脑、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手机等通讯器材的电子辐射)。(责任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11)工(矿)企业烟尘粉尘噪音(指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影响人体健康的烟尘、粉尘、噪音超标)。(责任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卫生局)

  (12)食品、药品安全(指使用假冒伪劣、过期药,过度用药,吸食非处方兴奋药;非法食品添加、使用地沟油,食用病死畜禽肉及污染的农、副、水产品等)。(责任部门: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牧业局、商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

  (13)垃圾粪便及污水(指影响人体健康的垃圾、粪便、污水中有害的卫生化学指标)。(责任部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卫生局)

  (14)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指在运输、使用、接触石油、天然气、剧毒农药等影响人体健康的卫生指标)。(责任部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交通运输局、农牧业局)

  (15)有害生物(指鼠、蝇、蚊、蟑、蚂蚁等有害生物密度、孳生地各项卫生指标)。(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16)流行病学疾病谱(指各种慢性病、传染病、多发病等的发病因素)。(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17)职业病(重点是一线及井下作业人员,如放射医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病情况)。(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18)人民健康水平(指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期望寿命达到80岁)。(责任部门:市卫生局、统计局)

  (二)2013年—2015年工作任务

  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国际健康城市”建设长效管理机制,使健康城市建设工作步入常态化轨道。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1)各级宣传舆论文化部门要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列为重要任务,广播电视要有“健康鄂尔多斯”固定栏目,报刊杂志要有专刊专报,网络媒体要设专门网站,群众文化要突出健康主题,公共场所及重点部位均应普及健康字画和健康广告用语。

  (2)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都要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党校、幼儿园)都要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定期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把每年的“爱国卫生宣传月”同时确定为“健康教育宣传月”。主管部门要组织编写简明实用教材及普及读物。探索和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长态化管理机制。

  (3)要有计划地培养专门从事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人才队伍。社会各单位(包括所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大小企业)、各社区至少要有一名经过专门培训并持证(健康管理师或营养师)的工作人员。

  (4)至2013年底,城市、农牧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0%和80%;城市、农牧区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5%和85%。2015年全面达标。

  2.全面开展“健康单位”创建活动,大力普及健康人群,以创促建

  健康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人的健康,关键是提升健康人群普及率。从2013年开始,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市、旗区两级要全面深入开展“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幼儿园”“健康医院”“健康企业”“健康餐饮”“健康酒店”“健康机关”“健康市场”“健康商店”“健康景区”“健康产业园区”和“健康旗区” “健康苏木乡镇”“健康街道”等“健康单位”评比竞赛活动,不同类型的“健康单位”都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3.突出抓好“十大健康行动计划”,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1)由市委宣传部和市健康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健康促进行动计划》,重在营造健康氛围、强化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提高市民自我保健能力。

  (2)由市卫生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健康安全行动计划》,重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优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健康管理体系,打造“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实现市内健康服务一卡通。

  (3)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商务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食品药品安全行动计划》,结合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行动。实行食品质量安全(英文缩写QS)市场准入制度;大力普及食品药品知识,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提示或警示,切实提升市民对食品药品安全性的知情权和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举报系统,引导市民维权,主动检举违法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销行为;按照大市场、大物流的思路,进一步规划和整合食品药品市场,建设现代化“健康食品市场”和“健康药品市场”。

  (4)由市环境保护局、林业局、水土保护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健康环境保护行动,重点解决空气质量、生活饮用水、城市噪音、园林绿化和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并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5)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划局和公共事务管理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健康城管行动计划》,重点加强市容市貌、建筑景观、城市道路、建筑物、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地、广告标志、农贸市场、公共场所等规划建设和长效管理。

  (6)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和卫生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社会保障行动计划》,重在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保障水平、优化完善服务网络、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7)由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监督管理局和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社会安全行动计划》,重在创新社会管理,适时解决最突出、市民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新秩序,努力创建“最安全城市”。

  (8)由市文化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健康文化行动计划》。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建立固定设施、流动设施与数字文化阵地相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十五分钟健康文化服务圈”。

  (9)由市体育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行动计划》。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建立完善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打造“十五分钟健身服务圈”。

  (10)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商务局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健康产业发展计划》。充分发挥市场对健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到 2015年,基本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具有鄂尔多斯特色的健康产业体系。鉴于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市、旗区都要按照“健康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品位,集中资金规划扶持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标准较高、功能较为完善的健康型产业园区,把我市建成国内较有影响力,集医学检测、康复疗养、养生保健、休闲度假、文化娱乐、营养美食和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国际健康旅游城市。

  4.优化服务,创新机制,构筑健康管理新模式

  (1)以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和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免疫规划,努力提高疫苗接种水平;继续抓好结核病、布鲁氏病、乙肝、艾滋病和鼠疫、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慢性病、职业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

  (2)以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着力抓好旗、乡、村三级医药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农村牧区要形成“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旗市”的就医格局;城市社区要形成“首诊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双向转诊、分级负责”的就医格局。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市医疗保障水平,全面使用适宜技术、适宜人才、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基层提供低成本服务。

  (3)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为目标,大力组织实施“健康促进行动计划”,打造“15分钟健康服务圈”,使每个社区居民在十五分钟之内就能享受到医疗、保健、健康咨询和文化健身、治安调解、物业管理等社区健康服务、使“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态平和、注重保健”成为广大居民的自觉行动。

  (4)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实施全民健康管理。2013年完成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传输,依托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病人群和重大疾病人群的分类跟踪实时管理,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主题词:卫生 健康 城市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鄂尔多斯军分区司令部,武警鄂尔多斯支队,预备役90团,纪委,法院,检察院,市委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新闻单位。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2年6月7日印发

                                                                                                                                  共印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