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标本兼治,坚决守好风险防控底线。通过预算安排、资产处置、资源盘活、债券争取等措施,确保年内化解债务3亿元;另一方面,全力抓好增收节支,严禁新增债务,提高源头风险防范能力。同时,有力、有序化解涉企债务,强化农牧区金融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逃废债务等行为,维护地区金融形象,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是精准施策,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以扶贫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为切入点,开展新一轮自查“回头看”,挨家逐户摸排核实,确保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识别精准、退出无误。注重产业带动,完善“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合作模式,深化“百企帮百村”行动,壮大优势特色产业,采取土地草牧场托管、入股和就近就业等措施,最大限度激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积极性。加强政策落地,精准落实教育、健康和社会兜底政策,加大丧失劳动力贫困户、“边缘户”扶持力度,防止返贫、致贫。 三是防控结合,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各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以矿区、园区和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矿区环境监察大队一线执法水平,实施治理任务197项,推进焦化、煤炭、冶金等行业提标改造,加强“三尘三废”源头治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同时,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坚决防止“一刀切”行为,避免简单粗暴关停企业,主动服务企业,帮助制定环境治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