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鄂尔多斯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多措并举挖掘消费潜力,在一系列活动的推动下,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企业经营得到改善,为消费市场的提振提供了效保障,市场预期与消费信心得到了进一步修复,消费市场继续呈积极恢复态势。2021年鄂尔多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08.3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区(6.3%)1.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区第一。
一、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市场销售持续恢复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8.3亿元,比上年增长7.6%,比2019年增长1.4%。分季度看,三季度和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超过45亿元。其中,四季度在国庆假期、“双十一”电商促销等因素带动下,当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9亿元。
(二)消费市场持续恢复。一季度,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6%,两年平均增速下降0.6%;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居民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剔除基数影响后,二季度市场销售加快增长,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收窄0.2个百分点;受节假日等影响,三季度较二季度继续收窄0.3个百分点;四季度消费市场继续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0.7%,比三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三)限上零售额稳中有升。1-12月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总额累计实现174.0亿元,同比增长16.0%,较1-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回升29.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0.4%。12月当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8.6亿元,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13.7%。
二、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消费市场亮点纷呈
(一)城镇市场恢复好于乡村。1-12月份,全市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7.9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8.4%,同比增长7.8%;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6%,同比增长6.3%。乡村零售额增长低于城镇增速1.5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市场的恢复明显好于乡村市场。
(二)四大行业逐步恢复。商品销售增势良好。1-12月份,煤炭市场持续增长,保供任务持续增加,全市批发业同比增长44.5%,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4.5%;受疫情零星多点散发态势,本次疫情防控,住宿餐饮业再次受到打击,人们出行仍受限制。1-12月份,全市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2.4%、21.4%。
(三)消费需求持续释放。1-12月份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08.3亿元,同比增长7.6%,较去年同期提升13.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0.7%。其中,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总额累计实现174.0亿元,同比增长16.0%,较去年同期回升29.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0.4%。
(四)重要商品拉动作用强劲。石油销售主要受价格影响,单价较去年同期高出近1元/升。1-12月份份,全市限额以上石油类实现零售额54.2亿元,同比增长20.5%,较去年同期提升51.8个百分点,拉动限上零售额6.2个百分点。
(五)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宠儿”。随着“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新风尚的风靡和充电设施的完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在性价比持续提高的利好因素影响下,新能源车成为汽车市场“新宠儿”。1-12月份份,全市限额以上汽车类零售额62.8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6.1%,同比增长10.0%;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337.9%。
(六)消费结构持续优化。1-12月份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各类商品零售额中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金银珠宝、中西药品以及书报杂志等消费升级相关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8.0%、36.9%、64.5%、29.3%,比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分别高43.9、22.8、50.4、15.2个百分点。
(七)新型消费快速增长。我市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新型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1-12月份份,全市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2%,较去年同期上升25.8个百分点。
(八)餐饮消费稳步复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商家积极推出花式多样的菜色品种,以健康、营养为理念等吸引顾客,恢复性营业步伐加快。1-12月份份,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业同比增长26.3%,较去年同期上升28.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5%。餐饮消费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人间烟火气息浓厚。
三、各地区社零对比,彰显消费综合实力
(一)与全国、全区对比,1-12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1万亿元,增长12.5%,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060.3亿元,增长6.3%。全市社零增速低于全国4.9个百分点、高于全区1.3个百分点。
(二)与各盟市对比,1-12月份,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08.3亿元,总量居全区第4位,同比增长7.6%,增速居全区第1位;增速高于包头(7.4%)0.2个百分点、高于锡林郭勒(7.1%)0.5个百分点、高于呼市(7.0%)0.6个百分点、高于赤峰(5.0%)2.6个百分点、高于增速最低的阿拉善盟(3.4%)4.2个百分点。
(三)旗区对比,1-12月份,康巴什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64.7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居全市第一,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东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33.1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同比增长8.6%,高于全市1.0个百分点;鄂托克前旗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市最后一位,低于全市2.4个百分点。
四、当前消费市场存在主要问题
(一)“芯片”短缺,产能不足。今年以来,因为芯片短缺,一些国际车企个别工厂相继减产甚至停产,部分国内汽车生产商减产或停产,据多家企业反馈,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呈现出“一芯难求”的现象,导致车市产能大幅回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这直接导致终端市场上现车资源紧张,优惠大幅缩水。12月限额以上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5亿元,占限上消费品额34.9%,增速同比下降2.0%,较11月回落3.4个百分点。
(二)住宿餐饮业回暖依然较慢。受国内疫情零星多点散发态势影响,这就意味着线下的出行和聚集在短期内难以全部放开。1-12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仅增长6.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6.3%,比1-9月回落5.7个和16.9个百分点。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和聚集性消费受限,接办宴会数量少、规模小,另一方面,消费者潜意识中还对在外餐饮存在顾虑,客流量远未恢复到疫情前,导致住宿餐饮业恢复缓慢。
(三)需求端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者普遍具有保障性心理,当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更加谨慎,对升级类商品消费将更加保守。尤其是中低收入消费群体,受就业和收入不稳定影响,家庭支出进一步向教育、住房、医疗等领域倾斜,减少不必要的升级性消费支出。
五、做好今后消费市场工作的几点建议
良好开局,需要珍惜,更需要乘势而上、奋力作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消费主动力的作用,我们要充分挖掘消费品市场潜能,加强政策引导,破除发展短板,提振消费信心,多措并举活跃消费品市场,推动消费品市场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持续助力市场复苏。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持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充分依托商圈、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等,以节假日为宣传点,组织开展以餐饮、家电、商超等多形式、多种类、多主题的促消费活动;二是进一步完善和规划夜市、地摊场所,积极打造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推动夜间经济发展;三是加强产销对接,举办产销活动,助力农副产品销售;鼓励各行业利用网红、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营销能力,增加消费特色和亮点。
(二)持续释放“促消费”政策,助力推动餐饮消费升级。由于疫情反复影响,特别是住宿餐饮行业不能持续正常经营,还需要政府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提振消费信心。一是要继续推进税费、租金减免或延缓缴纳等各项政策落实;二是重点加大住宿、餐饮、旅游等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的服务类消费产业支持力度;三是开拓优质营养的健康食品,社交休闲的就餐氛围,具有文化特色的菜品,更佳的服务理念等,进一步推动全市整体餐饮业的转型,提高餐饮行业消费水平。
(三)稳定就业增加收入,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一是做好“稳就业”工作,持续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使经济健康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持续扩大的过程;二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扶持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切实为创业者减轻负担;三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居民有能力消费,同时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改善心理预期,增强消费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