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委员:
您的《关于加快农牧业生态化发展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政策支持方面
近年来,我市聚焦打造五个百亿级产业,不断强化政策供给,先后出台《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鄂党办发〔2023〕3号)和肉牛、羊绒、奶业、瓜果蔬菜和小杂粮等支持措施,形成了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1+N”政策体系,一产重塑全面起势。印发《鄂尔多斯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产业振兴办法》(鄂府发〔2022〕2号),着力解决农牧业经营主体贷款“难”、产业升级融资“难”和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窄”问题,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放贷19.4亿元,扶持项目1080个,批量贴息贷款9900笔,下达贴息资金7600万元。
二、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方面
一是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印发《鄂尔多斯市“四水四定”方案》(鄂府办发〔2022〕155号)、《鄂尔多斯市黄河取水权细化方案》(鄂水发〔2023〕83号),将全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旗区分水源分行业分解至各旗区。同时,在每个调度周期的中后期核算本周剩余黄河水指标,统筹调整沿黄旗区农业灌区用水及全市生态补水指标。二是以深度节水控水、高产低耗、生态智能、技术集成为目标,2023年在达拉特旗、杭锦旗各实施1万亩集良田、农技、智能化于一体的高标准示范农田,项目应用小流量滴灌节水技术,统筹水肥一体化,做到定时、定量“精准”灌溉。
三、深化院地合作方面·
积极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建成奶牛、玉米、小杂粮等科技小院12个。建成深度节水控水、盐碱地改造、向日葵、燕麦藜麦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试验站4个。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自动化抓绒智能设备。筹划建设国家绒毛用羊种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羊绒产业中心、交易中心和科创中心。全面启动“源牧场”实验中心、资源保护与繁育技术、羊绒品质与养殖标准等4个实验室,建成内蒙古自治区羊绒材料与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积极对接张佳宝院士团队,在智能农机产业化、盐碱地示范点方面与雄安创新研究院开展合作。
四、推动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
一是着力提升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持续引培行业龙头企业,启动建设乌兰现代农牧科创园、德格都肉羊加工、万普膳坊食品智能化中央厨房等一批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项目。二是加快建设农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213个,总库容11万立方米,总仓储能力2.8万吨,农畜产品产地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市将紧扣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一产重塑,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加快发展生态农牧业,加强项目统筹和调度,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现有优势项目龙头带头作用,推动全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牧业优质高效转型,奋力建设农牧业强市。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14日
(联系人:王凯恒;联系电话:0477-858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