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建提复字〔2023〕266号 签发人:曹凯宏
刘雪姣委员:
您的《关于培养法治意识提高市民法治素养的提案》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制定普法计划,全面提升普法质效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的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全市“三个四”工作任务开展普法工作,从五个方面26项内容制定全市普法宣传工作要点,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全市普法工作,着力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交错、运作有序”的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实现精准普法、有效普法,进一步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
二、坚持多措并举,系统性开展普法工作
一是健全制度,抓落实。印发《关于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四制度一评议机制意见的通知》(鄂依法办发〔2022〕4号),督促、引导全市各普法主体,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形成由“独唱”到“合唱”的普法局面。二是成立联盟,抓普法。拓宽宣传渠道,组建“鄂尔多斯普法联盟”,组成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普法网络,利用各类工作群、生活群,发布各类普法信息,发挥集中宣传优势,提升普法覆盖率。三是打造品牌,抓普法。建成普法新媒体中心,设计“暖城小司”宣传IP,利用“暖城小司”普法朋友圈,让普法宣传“暖”起来,共同营造有温度的法治氛围。四是强化平台,抓普法。开办法治宣传栏目,打造《法视界》《直播说法》等我市知名普法栏目,先后播出以案释法节目210期。拓展户外公益普法平台,将楼宇电视以及机场、车站、户外大屏拓展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精心制作拍摄了90多部普法视频,广泛开展宣传。五是创新形式,抓普法。建立集普法宣传和教育于一体的智慧服务基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普法,提升普法趣味性与实效性。目前,在东胜区、康巴什区、准格尔旗建成三处智慧普法基地。
三、聚焦重点群体,针对性开展普法工作
突出分类教育,聚焦重点群体,扎实推动全民守法有形有效覆盖。一是聚焦领导干部群体。将法治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促进和引导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强化“法宣在线”平台运用,建立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学分制管理机制,推动全市2186家单位91796人参学考学,实现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和普法考试工作全覆盖。二是聚焦青少年群体。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部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加强与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合作,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策划举办“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共同缔造幸福童年”宣传周主题教育活动,举办送法进校园133场次。三是聚焦企业管理人员群体。积极推动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管理,构建“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定期深入企业问诊把脉、解决问题、答疑释惑,先后开展企业法治体检90场次,组织政策宣讲230场次,审核企业相关制度48份,帮助企业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能力和水平。四是聚焦农牧民、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印发《关于开展农村牧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的通知》(鄂司发〔2022〕14号),培养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法律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基层治理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嘎查村(社区)已登记在册培育法律明白人2398人,农村牧区学法用法示范户371 户。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送法下乡986场次,为基层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五是聚焦老年群体、女性群体。充分发挥“鄂尔多斯普法联盟”作用,制作老年、妇女群体防诈骗短片5期,通过“天骄女韵”APP宣传法律法规,开展法治宣传专题讲座,提升全市妇女干部法治素养。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将守法普法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整体贯通、一体推进,从单向式传播向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用好用活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内容制造,常态化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普法宣传工作。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推进依法治理等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把公民法治素养基本要求融入文明创建、法治示范创建和平安建设活动,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养成良好守法习惯。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7日
(联系人:李宗泽,联系电话:0477—858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