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数学组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深耕细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情,精心设计社会与劳动实践、科学探究、跨学科融合等不同类型的作业,探索布置分层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力求使作业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吧!
分层作业
把游戏通关的形式融入作业中,学生从基础篇开始,基础过关升级为提升篇,提升篇达标冲击终极篇,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乐趣,也提升了其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作业
通过对立体图形进行拼搭和绘画,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轻松理解了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动脑创作、动手拼搭的探索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一年级孩子们利用彩泥、彩纸、树叶等材料将数字宝宝和加减法以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强化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数学学科和美术学科的融合。
探究作业
在“大脑的体积我会测”作业中,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探索各种各样测量大脑和心脏体积的方法。
特色作业
“思出乐趣,导出智慧”。在“灵感思维导图”作业中,学生对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梳理建构。回忆、梳理的制作过程中,学生既扎实了学科基础知识,也强化了学生的模型意识和思维能力。
在“趣味数学小报”作业中,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多元地呈现出来,“生活中的数学”和“趣味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数学日记”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生活、用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双减”政策正在深入推进,优化作业设计之路任重而道远。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将持续加强有效课堂研究,科学设计作业,努力实现作业设计的多元化、个性化,真正做到让学生减负、让课堂提质、让教学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