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旗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足球事业从娃娃抓起”的嘱托,把校园足球作为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按照“育人为本、重在普及、竞赛提升、制度保障”的发展理念,扎实推动校园足球改革,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和全国首批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一、统一部署、做大分母,在营造氛围上动脑子。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由旗委书记亲自任组长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注重氛围营造。通过大力宣传,形成人人参与、班班有球队、年年搞比赛的发展局面。消除思想壁垒。建立球员升学“直通车”机制,让特长生装着“兴趣”上大学。
二、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在搭建平台时敢投入。强化经费保障。设立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并通过争取、吸纳企业赞助等多种筹资方式,保障校园足球发展。强化设施保障。累计投入2.2亿元,新建人造草坪足球场29处,实现中小学全覆盖;建成五人制足球馆8个、八人制3个,培育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4所、自治区级9所,自治区级足球特色幼儿园3所、青少年校园足球俱乐部2个。强化师资保障。累计招聘足球专职教练、教师32名,现有1名亚足联A级教练、19名国家D级教练、2名国家C级教练和3名国家一级裁判员、10名二级裁判员。
三、以人为本、赛训结合,在普及推进处守科学。严守健康规律。根据学龄特征形成了“幼儿园抓普及认识、小学抓兴趣培养、初中抓体能技能、高中抓技战技术、全程抓成绩水平”的足球后备人才梯队培养机制。筑牢课程根基。从2015年起,幼儿园、小学、初中每班每周、高中每班每两周至少1节足球课,足球队员日训练至少1小时,全旗足球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坚持以赛促练。2015年以来,年平均举办校际、旗级联赛150余场次,参加旗外联赛60余场次。
四、开阔视野、激励引导,在全面发展中求提升。注重学习交流。每年选拔26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国内夏季、冬季训练营活动,选派20多批次足球教练员外出观摩集训。创新互补机制。精选科任教师,灵活设置课程,确保足球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两不误、两提升。 落实以奖代补。将体育教师的足球训练与其他体育教学活动纳入工作量,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方面特殊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