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通过采取订单式培训、岗前培训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等有效培训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截至8月底,全市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培训农民工5226人,完成全年培训目标的58.1%。
一是开展订单定向培训。根据转移农民劳动力情况,积极与我市企业签订就业订单,依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技能要求设置培训课程,开展定向岗前技术培训,提高就业成功率。
二是实施岗前技能培训。根据我市市场需求,依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等情况分类进行培训。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4050人员重点开展环卫、家政服务等方面培训,确保其有一份活干。针对初、高中毕业的青年农民,重点开设一些技能性较强的培训班,比如烹饪、驾驶、汽修等专业,确保有一技之长。
三是实施在岗技能提升培训。结合企业发展和在岗农民工的工作需求,开展技能提升课程,帮助在岗农民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为参训人员开展专项能力鉴定,使他们均能持证上岗,实现稳定就业、素质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