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文件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4-11-19 00:00:00 4087

  鄂府发〔2024〕64号 

  

各旗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2024年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18日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计量基础支撑保障作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部署安排,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调动各方资源,立足内蒙产业、服务国内企业、面向全球市场,打造全国一流碳计量实验室,构建碳计量管理、技术、服务、资源共享四个高水平支撑体系,形成标准规范、科研、能力、人才四类高质量建设成果,实现碳计量审查、碳核算、碳核查、碳足迹评价、碳认证五项高品质服务供给,率先建成全国碳计量高地,为内蒙古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闯新路、进中游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系统谋划,统筹推进。聚焦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充分发挥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撑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量传溯源体系,科学谋划、分步推进,积极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 

  (二)科学规划,标杆引领。针对内蒙古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升级,聚焦绿色低碳领域,研制先进完善的计量标准能力,持续创新标准体系,发挥标准、计量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行业、各领域提升碳计量、标准能力和水平。 

  (三)需求牵引,技术突破。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计量、标准需求,加强科技创新、技术研究和技术攻关,突破一批碳计量技术难题,制定一批碳计量先进标准,形成一批碳计量重大计量科研成果,发挥计量、标准先行带动和创新引领作用。 

  (四)开放融合、协同共享。充分发挥部门、地方、行业、企业作用,广泛链接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完善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协调机制,促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发展和综合应用。 

  三、工作目标 

  到2025年标准计量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碳计量检验检定能力突破380项,完成不少于20项碳计量标准规范制定,先行实施煤化工碳排放监测计量技术研究,研制高浓度CO2监测设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共性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标准、计量在全区碳达峰碳中和中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碳排放数据质量稳步提高,为全国碳计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到2030年煤化工碳排放量计量体系基本形成,碳计量服务能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排放因子、碳排放测量方法、碳足迹评价方法、碳排放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基本建立,完成不少于40项的碳计量标准规范制定碳计量审查、碳核算、碳核查、碳足迹评价和碳认证能力显著提升一批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一批先进成果得以转化,节能低碳标准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管理体系高效完善、服务能力系统全面的先进计量标准体系有效建立,建成全国碳计量高地。 

  主要任务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对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下称鄂尔多斯分中心)考核目标(附件1),立足内蒙古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构建碳计量管理体系、碳计量技术体系、碳计量服务体系、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四大体系”,分年度高效落实14项重点工作、96个具体任务(附件2)。 

  (一)聚力构建碳计量管理体系 

  1.制定碳计量制度规则,系统规划工作布局。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研究,精准编制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产业碳计量工作实施方案。依据行业碳排放核算指南要求,分析行业碳排放特征规律,编制行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和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南,指导行业领域提高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围绕碳计量技术、碳管理体系和碳排放数据质量等,联合鄂尔多斯实验室等市内科技创新平台,编制全国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现状和问题建议报告。 

  2.完善计量标准建设,稳步提升行业话语权研究制定产业园区或企业低碳建设管理、运行管理、能耗碳排管理、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碳核算、信息报告、低碳评价管理指南等地方标准聚焦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重点产品,制定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规范行业碳排放信息披露,推动行业降碳技术迭代升级,提升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编制碳计量技术规范,强化计量技术支撑。加快制定碳排放测量仪器校准方法、直接测量方法碳监测核算比对验证方法计量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连续监测系统、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光谱监测仪、污染源环境参数监测仪等碳排放相关计量器具校准规范,推进不同区域、行业、企业碳排放测量。研究制定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和碳核查工作计量指南、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产品碳足迹量化和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等,为碳交易、碳核查等提供计量支撑。 

  (二)聚力构建碳计量技术体系 

  4.强化基础前沿碳计量技术研究,夯实碳排放测量水平。加强基于量子传感技术研究,开展在线、动态、远程量传溯源技术研究应用。开展碳排放精准计量技术研究,完善碳排放测量方法,提升碳排放测量能力和水平。探索复杂环境、复杂基体、多种组分碳计量标准物质研制,研究建立碳计量标准参考数据库。 

  5.强化共性关键碳计量技术研究,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加快绿色低碳相关计量技术研究,支撑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等领域低碳绿色发展。探索重点产品碳排放因子及数据质量评价,碳排放量在线监测与城市时空碳排放计量监测反演等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加强碳计量监测设备研制与应用,推动碳排放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 

  6.强化重点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提高碳排放数据质量。加强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推动重点行业碳排放相关计量器具科学配备和使用。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验证与评价方法研究,提升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探索推动重点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三)聚力强化碳计量服务体系 

  7.加强碳计量基础能力建设,做好检定校准工作。聚焦化石能源计量、用能端计量、储能端计量等计量标准,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各行业领域计量标准建设,按照《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导目录(2024版)〉的通知》(市监计量发〔2024〕70号),分层级、分项目提升量值传递能力,为全市重点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计量支撑。 

  8.抓好产品质量检验,加大检验检测供给。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产业检验检测需求,系统梳理产业检测能力供给,从产品、项目、方法三维度全面梳理产业链各环节检测能力,加快实施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重点工程,构建检验检测能力清单,健全绿色低碳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全产业链检测服务体系,为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检验检测支撑。 

  9.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认证体系,提供碳相关公正评定。围绕产业链低碳化转型要求,加快建立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在组织层面逐步建立碳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制度,建立健全以碳排放核查为基础的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在产品层面有序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探索建立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制定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具体产品种类规则,逐步开展产品碳足迹等碳标识认证。 

  10.升级碳计量器具管理水平,助力能源计量监管工作。推动企业计量器具管理智能化、数字化,搭建碳计量器具管理平台,跟踪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结果,提升碳排放数据准确性,优化碳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提升工作效能,释放碳计量发展新动能。 

  11.推进碳计量数据平台建设,促进落实节能降碳要求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动能源计量数据与碳计量数据的有效衔接和利用,着力提升我市特色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监控能力,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构建智能监测指挥平台,实现全过程数据库建设的本地化、具体化和准确化,实时掌握重点行业碳排放数据。 

  (四)聚力搭建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12.强化碳计量资源联动共享,推动工作提质增效。紧扣国家、自治区“双碳”需求加强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学技术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源共享、项目支持,共同推进跨行业跨领域项目建设、技术研究、标准制定等工作。以煤化工为主攻方向,与鄂尔多斯实验室、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内蒙古工业大学新能源学院、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鄂尔多斯职业学院、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各平台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推进成果转化,加强与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交流合作,在能力建设、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取得持续成果,鄂尔多斯分中心积极发挥计量、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作用,为其它平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共同为鄂尔多斯实现“双碳”目标蓄势赋能。 

  13.组建碳计量专业人才队伍,加强事业发展支撑。加强与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专家智库共享共建,聘请“双碳+计量”领域知名专家和教授组建鄂尔多斯分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附件3),引入行业带头人牵头组织机制性专家会议,形成与国内、国际良性交流机制,规划重点发展方向,论证重大研究项目,审议实施方案。全面提升鄂尔多斯分中心碳计量科技攻关和业务拓展能力,充分利用“人才新政2.0”等政策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实施碳计量人才培养储备,建设复合型碳计量人才创新团队。 

  14.深化碳计量产教融合发展,持续增强竞争力。建立碳计量实训基地,通过联合项目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实习实训等多种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碳计量人才队伍素质和专业能力。积极申请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人才激励模式,完善人才配套服务,培育学科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形成碳计量人才集聚地。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附件4),制定分中心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推动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工作,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加强跨部门联动,努力把分中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强化全市人才、专家和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联动协调共享合作,促进知识、技术和经验交流2024年底前实现单位性质由公益一类向公益二类转变,更好地服务“双碳”工作。 

  (二)积极争取支持。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双碳”政策,加大沟通对接力度,全力以赴谋项目、争资金,积极支持碳计量工作。着力争取特别国债推动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碳计量项目列入国家、自治区相关资金项目“盘子”。 

  (三)强化科研合作。加强与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及各分技术委员会的合作交流,主动与中国计量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等国家级、自治区级标准、计量科研机构在碳计量工作方面建立共建合作关系,保持碳计量技术研究水平超前性、引领性。聘碳计量领域专家为课题组组长,带领鄂尔多斯分中心人才队伍进行科研攻关,培养壮大本土人才队伍2025年,在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等重要会议平台窗口适时发布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成果,加快提升分中心影响力。 

  强化人才引育。落实全市“人才新政2.0版”,分阶段以“刚柔并济”方式引进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领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附件5),通过“一事一议”方式解决人才引育问题,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复合型专家队伍。持续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完善设施建设。聚焦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碳计量中心建设要求,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原则,围绕重点行业和领域发展,加强与国家、自治区和市相关重点任务布局衔接,积极推进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实验室建设发展(附件6),为助力我市“闯新路、进前列”提供坚实基础。 

  保障经费支持。碳计量工作作为基础性、长期性、前沿性的技术研究,需要结合产业基础、推动实践应用、加快产研融合,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预算安排,推进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需在前期投入基础上,稳步按年度安排财政资金,确保分中心建设经费有效保障(附件7)。 

  附件:1.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任务清单 

  2.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年度任务分解表 

  3.拟组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及拟聘任碳计量专家库 

  4.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工作专班 

  5.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人才拟引进计划 

  6.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实验室建设计划 

  7.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后续建设经费初步概算 

   

  

附件1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 

  分中心任务清单 

  一、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一)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二)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 

  (三)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南; 

  (四)煤化工行业碳核查工作计量指南; 

  (五)煤化工行业相关碳排放计量器具(在线)比对验证方法;煤化工行业碳监测与碳核算比对验证方法; 

  (六)煤化工行业碳核算数据不确定度评价方法; 

  (七)煤化工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煤化工行业重点产品(甲醇)碳足迹数据计量不确定度评价方法。 

  二、建设相关能力 

  (一)建立覆盖煤化工行业碳计量需求的量传溯源能力(标准装置、标准物质等); 

  (二)建立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数据平台(10家以上企业数据); 

  (三)建立煤化工行业1个典型产品覆盖3个以上区域排放因子,建立基于计量数据的煤化工行业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质量实测验证能力。 

  三、开展相关试点 

  (一)开展煤化工行业碳监测与碳核查数据比对验证试点(3家以上); 

  (二)开展煤化工行业碳核算数据不确定度评价试点(3家以上); 

  (三)开展煤化工行业至少1类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计量不确定度评价试点(3家以上)。 

  四、形成相关研究报告 

  形成全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现状和问题建议报告。 

 

 

  

  附件2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年度任务分解表 

年度 

碳计量体系 

工作任务清单96个)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2024年 

24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编制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2.围绕科技、人才、品牌培育和信息化等方面,编制鄂尔多斯分中心发展规划系列制度文件; 

3.编制煤化工碳计量工作实施方案; 

4.煤化工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 

5.牵头和参与编制《工业企业碳流图绘制方法》《碳足迹数据质量控制通用要求》《煤化工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第1部分 煤制甲醇生产企业》《煤化工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第2部分 煤制油生产企业》《煤化工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第3部分 煤制烯烃生产企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6项标准; 

6.牵头编制《气象五参数监测仪校准规范》《固定污染源温室气体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固定污染源氨气(NH3)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便携式傅里叶变换红外气体分析仪校准规范》《污染源烟气温压流湿监测仪校准规范》《煤化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置与管理规范》等6项计量技术规范。 

市市场监督 

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7.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支持、配合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市科学技术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8.新建碳计量标准4项: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电压互感器检定装置、三相组合互感器检定装置、箱式电阻炉校准装置; 

9.新增检验检测参数42项。煤化工领域(22项):甲醇中色度、密度、沸程等参数11项;水煤浆中浓度、水分、灰分等参数5项;煤炭中可磨性指数、黏结指数、灰熔融性等参数6项。羊绒及其制品领域(20项):毛绒类中长度、直径、强度等15项;纺织品和服装类中纤维含量、尺寸变化率、色牢度等5项; 

10.根据煤化工碳计量工作内容,完成《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修订及实施,做好碳计量实验室CNAS认可申报工作; 

11.协助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完成实验室功能布局设计工作,配合做好竣工验收工作; 

12.启动煤化工碳计量器具管理平台建设,编制完成《煤化工碳计量器具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 

13.编制碳核算和碳核查工作机制体系文件,加强人员培训,具备碳核查、碳核算工作能力; 

14.开展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1000台; 

15.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100批次; 

16.开展煤化工企业碳核算和碳核查服务不少于3家; 

17.累计完成碳计量设备购置103台。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18.组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专家智库; 

19.申请市级碳计量人才创新团队; 

20.累计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不少于15人; 

21.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50人次; 

22.组建运行碳计量科,专推碳计量工作; 

23.织技术人员参加认证审核员培训,考取资质证书; 

24.织技术人员参加注册计量师培训,考取注册计量师证书,持证上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委机构编制 

委员会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 

22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持续完善鄂尔多斯分中心发展规划系列制度文件; 

2.启动编制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工作实施方案; 

3.牵头和参与编制《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焦炉尾气制乙二醇》《现代煤化工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乙二醇》《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聚丙烯》《产品碳足迹 产品种类规则 聚乙烯》《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丙烯腈 预氧化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纺织品昆虫 驱避剂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等8项标准; 

4.牵头编制《煤化工产品碳足迹评价通则》《煤中水分测定仪校准规范》《煤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方法》《煤化工产品碳足迹量化和报告:甲醇》4项计量技术规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5.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持续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6.开展煤化工行业碳监测与碳核查数据比对验证试点(3家以上); 

7.开展煤化工行业碳核算数据不确定度评价试点(3家以上); 

8.开展煤化工行业至少1类重点产品碳足迹数据计量不确定度评价试点(3家以上)。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科学技术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9.新建碳计量标准5项:工业分析仪检定装置、元素分析仪校准装置、露点仪检定装置、生物显微镜校准装置、CO2红外气体分析器检定装置; 

10.新增检验检测参数177项。煤化工领域(47项):乙二醇中酸度、灰分、醛含量等参数17项;汽油中辛烷值、铅含量、蒸汽压等参数13项;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十六烷值、十六烷指数等参数8项;煤炭中砷、硒、汞等参数9项。羊绒及其制品领域(130项):毛绒类中短毛(绒)率、溶解度、疵点绒等40项;纺织品和服装类中外观质量、顶破强力和撕破强力等参数90项; 

11.建成碳计量器具管理平台,争取10家煤化工企业碳计量器具全部纳入平台管理; 

12.编制认证机构体系文件,积极准备认证机构申请材料,申报认证机构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13.开展煤化工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 

14.开展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1200台; 

15.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120批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16.配合建设煤化工行业碳排放数据平台。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市财政局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17.组建鄂尔多斯分中心专家技术委员会; 

18.与高校联合搭建产学研实践基地不少于1个; 

19.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少于20人; 

20.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50人次; 

21.组织技术人员参加认证审核员培训,考取资质证书; 

22.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注册计量师培训,考取注册计量师证书,持证上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委机构编制 

委员会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6年(14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编制全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现状和问题建议报告; 

2.编制羊绒及其制品企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 

3.牵头和参与编制《煤制乙二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煤制甲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南》《煤化工行业相关碳排放计量器具(在线)比对验证方法》《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 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零碳产业园能源管控系统建设规范》等6项标准; 

4.牵头和参与编制《固定污染源激光氧气监测仪校准规范》《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煤化工行业碳监测与碳核算比对验证方法》《煤化工行业碳核算数据不确定度评价方法》4项计量技术规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5.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支持、配合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市科学技术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 

(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6.新建碳计量标准4项:液位计检定装置、温度变送器校准装置、紫外荧光测硫仪校准装置、廉金属热电偶校准规范 

7.启动新建检验检测参数83项。煤化工领域(30项):尿素中总氮、水分、缩二脲等参数5项;氨中氨含量、残留物含量、水分等参数5项;煤炭和焦炭铅、铜、锰等参数20项。羊绒及其制品领域(53项):纺织品和服装类总铅含量、烷基酚聚氧乙醚含量、烷基酚含量等参数33项;纱线类线密度、强力、含油脂率、甲醛等20项; 

8.加强认证人员能力培养,争取具备开展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能力; 

9.开展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1500台; 

10.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150批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 

11.加强与能耗数据平台衔接,配合建设煤化工行业碳排放数据平台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12.承办碳计量科技创新学术会议; 

13.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少于5人; 

14.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50人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委机构编制 

委员会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7 

11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编制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现状和问题建议报告; 

2.牵头和参与编制《低碳/零碳产业园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煤化工生产企业检测实验室的数字化设计和管理要求》《羊绒及其制品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南》4项标准; 

3.牵头和参与编制《煤化工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羊绒及其制品产品碳足迹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价方法》3项计量技术规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4.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支持、配合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市科学技术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 

(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5.新建计量标准4项: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装置、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校准装置、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 

6.启动新建检验检测参数10项。煤化工领域(10项):焦化产品中酚含量、中性油及吡啶碱含量、蒽含量、苯酚水分等参数10项; 

7.开展碳相关认证工作 

8.开展企业碳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2000台; 

9.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200批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10.深化市级碳计量人才创新团队建设,争取获得政策支持 

11.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100人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委机构编制 

委员会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8 

9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持续完善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标准、计量技术体系建设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2.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支持、配合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市科学技术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 

(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3.启动新建碳计量标准3项烟气含湿量仪校准装置、皮托管检定装置、可调谐激光光源检定装置 

4.启动新增检验检测参数10煤化工领域(10项):工业丙烷中不饱和烃含量、蒸汽压、铜片腐蚀(级)、总硫含量参数4项;1,3-丁二烯中水、过氧化合物、总炔含量等参数6项 

5.持续开展碳足迹等相关认证工作 

6.开展企业碳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2000台; 

7.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300批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8.织碳计量人才交流会、研讨会1 

9.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100人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委机构编制 

委员会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9 

8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持续完善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标准、计量技术体系建设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2.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支持、配合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市科学技术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 

(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3.启动新建碳计量标准4项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涡街流量计检定装置、流量积算仪检定装置、标准表法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在线校准装置 

4.持续开展碳足迹等相关认证工作 

5.开展企业碳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4000台; 

6.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400批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7.深化市内产教融合,建立碳计量实训基地; 

8.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100人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 

2030 

8个) 

碳计量管理体系 

1.持续完善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标准、计量技术体系建设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 

碳计量技术体系 

2.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工作,支持、配合开展碳排放监测及计量技术研究和相关装置研发产出并转化专利及成果。 

市科学技术局 

市市场监督管理 

(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财政局 

市农牧局 

市林业和草原局 

碳计量服务体系 

3.启动新建碳计量标准6项超声流量计检定装置、差压式流量计检定装置、电磁流量计检定装置、速度面积法流量装置检定装置、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检定装置、涡轮流量计检定装置 

4.持续开展碳足迹等相关认证工作 

5.开展企业碳计量器具检定校准服务,检定校准台件数不少于5000台; 

6.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检测批次数不少于500批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市生态环境局 

市农牧局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7.组织碳计量人才交流会、研讨会不少于2次 

8.累计完成碳计量能力提升培训不少于50人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 

/ 

  注:年度具体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 

 

 

附件3 

  组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主任委员:杨  平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副主任委员:孙  磐   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院长 

  汪洪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热工所所长 

  闫永升   鄂尔多斯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兼任委员会秘书长) 

  委    员:张  琳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郭  波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吴孟辉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周军红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陈海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 

  郭利军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 

  魏 飞   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 

  周 硕   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杨玉峰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 

  徐 鹏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副院长 

  李占元   内蒙古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 

  岳远朋   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 

  吴 珍   鄂尔多斯市应用技术学院化工系主任 

  拟聘任碳计量专家库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职务 

专业 

1 

康重庆 

清华大学 

主任首席科学家 

电力领域 

2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计量与标准化 

3 

李君发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化工行业设计规划 

4 

胡迁林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副秘书长教授 

煤化工清洁高效转化 

5 

闫国春 

国能集团煤制油化工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煤制油化工管理 

6 

雷涯邻 

北京化工大学 

副校长教授 

资源和能源管理 

7 

刘振宇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煤化工及污染控制 

8 

尚建选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正高级工程师 

煤化工产业 

9 

刘艳军 

中国化学碳中和研究院 

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煤化工绿色发展 

10 

张琳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 

11 

王辅臣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煤气化 

12 

蒋立翔 

国家能源集团 

正高级工程师 

煤制油煤化工 

13 

房鼎业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与工艺 

14 

陈贵锋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 

院长研究员 

煤炭清洁转化利用 

15 

   

清华大学 

教授、鄂尔多斯实验室主任 

碳纳米管储能 

16 

骞伟中 

清华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 

17 

王铁峰 

清华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 

18 

赵劲松 

清华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 

19 

胡山鹰 

清华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 

20 

   

北京师范大学 

中心主任教授 

生态环境管理 

21 

吕庆斌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 

22 

徐锭明 

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 

主任高级工程师 

气候变化 

23 

贺永德 

陕西省化工学会 

高级工程师 

化工设计 

24 

于广锁 

华东理工大学 

所长教授 

煤炭气化与催化 

25 

  

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 

高级工程师 

纤维纺织 

26 

  

内蒙古工业大学 

院长、副教授 

纤维纺织 

27 

杨振琪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 

28 

沈上圯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 

29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正高级工程师 

气候变化 

30 

林彬彬 

中国天辰工程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化工工程设计 

31 

白雪松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正高级工程师 

煤化工产业布局咨询 

32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 

正高级工程师 

化工园区规划 

33 

黄玉虎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环境监测 

34 

   

中节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 

正高级工程师 

环境工程 

35 

孙海林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环境监测 

36 

李松庚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清洁能源 

37 

汪洪军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所长正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 

38 

王红梅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大气污染及排放控制 

39 

顾伟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主任研究员 

数字经济 

40 

姚和军 

北京市检验检测认证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计量学 

41 

张国城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 

环境计量 

42 

王利平 

内蒙古工业大学 

教授 

纤维纺织 

43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教授 

煤化工产业 

44 

岳远朋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能源计量 

45 

包玉敏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能源计量 

46 

刘慧庭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能源计量 

47 

王一飞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计量管理 

48 

王巧敏 

内蒙古自治区计量测试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碳计量、环境科学 

49 

  

鄂尔多斯市应用技术学院 

主任、教授 

生态环保 

50 

杨玉峰 

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 

研究员 

环境科学与工程 

   


附件4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工作专班 

  一、工作专班及办事机构 

    长: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杨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光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常务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苏雅拉图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边  东    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员:孟  军    市财政局副局长 

  孟 德 志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田 时 雨    市能源局副局长 

  黄 塔 娜    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副局长 

  黄 建 军    市农牧局副局长 

  李 海 光    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 

  张 建 平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三级调研员 

  工作专班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下综合协调、煤化工碳计量工作、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工作三个工作组,工作组的工作任务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列出事宜,根据分中心建设进度完成其它具体工作事项 

  (一)综合协调组 

  综合协调组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市能源局、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组长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闫永升担任,副组长由市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薛彦伦担任。综合协调组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检验检测中心)全面负责、协调分中心建设工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配合分中心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等碳计量重大项目立项审批等工作;市科学技术局配合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和计量装置研发并转化专利及成果;市财政局配合做好分中心建设资金保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做好人才政策的宣传和引才工作,组建碳计量人才团队。市能源局配合提供相关数据、联系煤化工碳计量相关应用场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配合碳计量器具管理平台和煤化工行业碳排放数字平台建设立项和建设工作。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闫永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副组长:薛彦伦  市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 

  组  员:郝  巍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规划和科技信息科科长 

  贾瑞林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科科长   

  韩晓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科科长 

  李虎龙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检科科长 

  郝建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 

  杨  榆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审批科科长 

  柔  乐   市科学技术局农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科长 

  高  峰   市财政局行政科科长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流动开发科科长 

  闫奕伦    市能源局综合规划科科长 

  阿其图    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数字政府管理科科长 

  (二)煤化工碳计量工作组 

  煤化工碳计量工作组由市检验检测中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组成,组长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闫永升担任,副组长由市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薛彦伦担任。煤化工碳计量工作组中,市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具体煤化工碳计量工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生态环境局支持分中心煤化工行业碳排放数字平台建设等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推进煤化工产品碳足迹核算相关标准制定市生态环境局配合碳监测相关研究制定碳相关标准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闫永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副组长:薛彦伦  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组  员:胡跃东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科长 

  布  和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科科长 

  图力古尔  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科科长 

  刘亚东  市检验检测中心长度与交通科科长 

  高世飞  市检验检测中心流量科科长 

  陆  军  市检验检测中心力学科科长 

  郝伟刚  市检验检测中心热电科科长 

  崔  鹏  市检验检测中心能源产品质量和材料检验科负责人 

  王柏辉  市检验检测中心碳计量科负责人 

  (三)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组 

  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组由市检验检测中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组成,组长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闫永升担任,副组长由市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薛彦伦担任。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组中,市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具体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配合推进羊绒及其制品碳足迹核算相关标准制定市农牧局配合养殖过程中碳足迹相关研究工作;市林业和草原局配合林业碳汇、草原碳汇计量相关研究和核算。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闫永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副组长:薛彦伦  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 

  组  员:布  和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科科长 

  刘高平  市农牧局畜牧科科长 

  贺振平  市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 

  刘亚东  市检验检测中心长度与交通科科长 

  高世飞  市检验检测中心流量科科长 

  陆  军  市检验检测中心力学科科长 

  郝伟刚  市检验检测中心热电科科长 

  王柏辉  市检验检测中心碳计量科负责人 

  郭海霞  市检验检测中心纤维检验科科长 

  二、工作专班工作职责 

  工作专班按序推进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与运行,通过资源配置、协同配合、高效执行、定期报告等措施,切实做好实验室建设、人才引进、能力提升和科研项目落地等,为全区乃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计量支撑。 

  (一)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委、市人民政府、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碳计量工作决策部署。 

  (二)研究制定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任务计划。研制鄂尔多斯分中心发展规划制度规则,完善分中心运行制度。 

  (三)指导围绕碳计量器具管理、碳核算、碳排放监测、计量器具校准方法、重点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低碳评价方面起草碳计量标准技术规范,建立健全碳计量标准体系。 

  (四)指导建设碳计量实验室,围绕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生产企业碳计量测试需求,编制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分级分类建设量值传递溯源能力,扎实推进新建计量标准工作。围绕产业检验检测需求,构建检验检测能力清单,推进重点领域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建设。 

  (五)指导建立以排放核查为基础的直接涉碳类认证制度体系,申请认证机构资质,逐步开展碳核查、碳核算和产品碳足迹认证,逐步完善认证领域服务能力。 

  (六)指导碳计量器具管理碳计量数据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 

  (七)研制关键计量技术项目清单推进碳计量科创工作。 

  (八)研制碳计量高层次人才招引和培养计划指导组建碳计量专家委员会 

  (九)服务重点企业定期完成碳计量器具校准工作,推进实验室CNAS认可,切实提升碳排放核算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十)引导重点企业发挥带头引领作用,深入参与碳计量技术应用研究,积极申请碳监测与碳核查数据比对验证试点、碳核算数据不确定度评价试点和煤化工产品碳足迹数据计量不确定度评价试点工作。 

  (十一)工作专班及工作组不作为议事协调机构,除市级领导外,其它成员变更由接任人员自行接替,该项工作结束后工作专班及工作组自行撤销。 

 

 

  

附件5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人才引进计划 

年度 

人才类别 

人数 

工作内容 

专业方向 

2024年 

博士 

2 

1.煤化工碳计量技术研究; 

2.新建碳计量标准、新增产品质量检测参数和常规检测校准服务工作; 

3.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 

4.煤化工碳计量工作实施方案编制; 

5.煤化工企业碳核算、碳核查工作、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 

6.加强与鄂绒集团等企业合作交流,在能力建设、资源共享、标准制订等方面持续取得成果。 

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科学、生态学、建筑学、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精密仪器、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可再生能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硕士 

13 

2025 

博士 

3 

1.煤化工和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技术研究; 

2.新建碳计量标准、新增产品质量检测参数和常规检测校准服务工作; 

3.标准和技术规范起草工作; 

4.煤化工企业碳核算、碳核查工作、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 

5.认证机构资质申报,并开展质量认证工作; 

6.煤化工生产企业碳监测和碳核算交叉验证试点工作; 

7.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工作实施方案编制; 

8.加强与鄂绒集团等企业合作交流,在能力建设、资源共享、标准制订等方面持续取得成果。 

硕士 

17 

2026年 

博士 

1 

1.煤化工和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技术研究; 

2.新建碳计量标准、新增产品质量检测参数和常规检测校准服务工作; 

3.碳认证相关工作; 

4.企业碳核算、碳核查工作、产品碳足迹评价工作; 

5.加强与鄂绒集团等企业合作交流,在能力建设、资源共享、标准制订等方面持续取得成果。 

硕士 

4 

合计 

40 

   

   

附件6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实验室 

建设时间 

启用 

时间 

规划面积m2 

实现功能 

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 

2023年-2024 

2024年 

12310 

建成仪器碳计量室、煤炭和煤化工产品质检室、能源计量室、碳计量研发室、碳排放监测室和碳中和技术转化中心等实验室,具备开展煤炭、煤化工、羊绒及其制品产品碳排放计量有关的质量检验和电磁、流量、长度、力学等常规碳计量检定校准工作所需实验室环境条件。 

风洞实验室 

2025年-2026 

2027年 

300 

开展煤矿、气象用风速表检定工作。 

液体流量检定室 

2000 

开展大量程液体流量计检定工作。 

其它计量检定实验室 

2000 

根据未来事业发展,补充拓展流量、热电、压力等检定工作场地。 

合计 

16610 

 

 

  

附件7 

  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后续建设经费初步概算 

年度 

主项目 

子项目 

主要内容 

数量 

(个) 

单价 

(万元) 

小计 

(万元) 

年度合计 

(万元) 

2025 

碳计量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规则 

编制羊绒及其制品碳计量工作实施子方案。 

1 

20 

20 

6638.85 

碳计量技术体系 

计量技术研究 

煤化工产品碳足迹评价软件开发。 

1 

90 

90 

鄂尔多斯市绒山羊养殖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分析与检测技术创新研究。 

1 

50 

50 

碳计量服务体系 

碳排放计量基础支撑能力 

流量计密封性多功能试验装置 

1 

18.7 

18.7 

砝码磁化率检测仪器 

1 

90 

90 

一等玻璃量器组 

1 

26.8 

26.8 

电子天平(分度值0.001mg 

1 

47.5 

47.5 

电子天平(分度值0.01mg 

1 

4.4 

4.4 

热电偶热电阻温度计群控自动检定装置 

1 

98 

98 

一等铂电阻低温检定装置 

1 

64 

64 

多功能精密校准仪 

1 

15 

15 

绝缘电阻表检定装置 

1 

7 

7 

接地电阻表检定装置 

1 

2.2 

2.2 

在线气相色谱仪检定装置 

1 

8 

8 

紫外测硫仪校准装置 

1 

7 

7 

波长色散X 射线荧光光谱仪检定装置 

1 

7 

7 

X 射线荧光测硫仪校准装置 

1 

7 

7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校准装置 

1 

6 

6 

产业质量检验检测 

自动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器 

1 

3.5 

3.5 

碳化钙发气量测定装置 

1 

2.5 

2.5 

平板汽蒸压烫机霍夫曼型 

1 

6.8 

6.8 

AATCC折皱测试仪 

1 

5.8 

5.8 

脱毛量测试仪 

1 

3.85 

3.85 

防紫外线性能测试仪 

1 

8.8 

8.8 

超纯水机 

1 

24 

24 

PH全自动测试仪 

1 

35 

35 

碳达峰碳中和认证体系 

碳核查、碳核算、碳足迹能力建设。 

/ 

/ 

30 

平台建设 

碳计量器具管理和碳排放监测平台。 

1 

300 

300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会议、专家费、人才培养等 

/ 

/ 

/ 

60 

实验室场地建设 

碳计量实验室 

风洞实验室、液体流量检定室、其他计量检定实验室场地土建和装修。 

4300m2 

1.3 

5590 

2026 

碳计量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规则 

编制羊绒及其制品企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 

1 

10 

10 

1500 

编制全国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现状和问题建议报告。 

1 

10 

10 

标准体系 

煤制乙二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煤制甲醇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南;煤化工行业相关碳排放计量器具(在线)比对验证方法;温室气体排放测量方法可移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法零碳产业园能源管控系统建设规范。 

6 

10 

60 

计量技术规范 

固定污染源激光氧气监测仪校准规范;煤化工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煤化工行业碳监测与碳核算比对验证方法;煤化工行业碳核算数据不确定度评价方法。 

4 

10 

40 

碳计量技术体系 

计量技术研究 

矿用报警器远程溯源技术开发与应用。 

1 

20 

20 

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棉毛混纺面料或纱线的成分分析技术的开发设计。 

1 

50 

50 

碳计量服务体系 

碳排放计量基础支撑能力 

液体流量检定装置。 

1 

800 

800 

产业质量检验检测 

信息化配气管理系统,氧气、氮气纯化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仪、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仪,氦离子放电检测仪,气体水分仪等。 

1 

400 

400 

平台建设 

运维费、新增数据接口 

/ 

/ 

50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会议、专家费、人才培养等 

/ 

/ 

/ 

60 

2027 

碳计量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规则 

编制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现状和问题建议报告。 

1 

10 

10 

300 

标准体系 

低碳/零碳产业园运行管理技术规范;煤化工生产企业检测实验室的数字化设计和管理要求;羊绒及其制品企业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能力建设指南。 

4 

10 

40 

计量技术规范 

煤化工行业重点产品碳足迹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羊绒及其制品行业碳排放计量审查规范;羊绒及其制品产品碳足迹排放因子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3 

10 

30 

碳计量技术体系 

计量技术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鄂尔多斯市绒山羊羊绒质量追溯体系构建。 

1 

70 

70 

碳计量服务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认证体系 

碳核查、碳核算、碳足迹能力建设。 

/ 

/ 

40 

平台建设 

运维费、新增数据接口 

/ 

/ 

50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会议、专家费、人才培养等 

/ 

/ 

/ 

60 

2028 

碳计量服务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认证体系 

碳核查、碳核算、碳足迹能力建设。 

/ 

/ 

40 

150 

平台建设 

运维费、新增数据接口 

/ 

/ 

50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会议、专家费、人才培养等 

/ 

/ 

/ 

60 

2029 

碳计量服务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认证体系 

碳核查、碳核算、碳足迹能力建设。 

/ 

/ 

40 

150 

平台建设 

运维费、新增数据接口 

/ 

/ 

50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会议、专家费、人才培养等 

/ 

/ 

/ 

60 

2030 

碳计量服务体系 

平台建设 

运维费、新增数据接口 

/ 

/ 

50 

100 

碳计量资源共享体系 

会议、专家费、人才培养等 

/ 

/ 

/ 

50 

总计 

88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