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聚焦自治区文旅厅“引客入蒙”“百万人互游计划”等工作部署,紧紧依托全市特色文旅资源,在扩大市内外和境外客源市场上持续发力,不断挖掘释放供需两端潜力活力。2024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1661.50万人次,国内游客总花费218.8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6%和34.3%,全市旅游市场繁荣发展持续向好。
一、精准施策引流,激发市场活力
聚焦客源市场,连续四年升级提振旅游市场发展政策措施,形成政策支持暖城文旅发展的强大引导力。一是强化客源引入。针对旅行社组团旅游、旅游包机、旅游专列等进行专项奖补,算好“大旅游”经济账。2023年,我市在6个月政策执行期内引导旅行社直接引入团队游客11.4万人,直接带动旅游收入达8550万元,政策补贴直接带动比达1:6.5。今年以来,我市规上服务业新入库4户文旅企业,新增注册旅行社23家,旅游市场主体展现新活力。二是拓展周边客源市场。统筹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推进呼包鄂乌四地间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8条精品旅游线路和5条创意定制线路,推动四地旅行社签订游客互送协议,开通旅游专线,长期互送客源。与延安市、铜川市联合开展红色文化旅游“三城”联动,推动三市在干部培训教育、红色研学旅游、客源市场开拓、精品线路宣推等方面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推进京蒙协作“旅游倍增计划”,引进《盛世回归—圆明园国宝兽首暨清宫珍宝展》,举办准格尔旗北京文化旅游周、“站在首都看草原 爱上内蒙古—筑梦北疆·恋上暖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首都机场宣传月活动,实现定点引流。推出鄂尔多斯旅游一卡通,激发市内及周边游客出游意愿。三是扩大入境旅游市场。启动“万人航空入境游暖城”行动,打通入境旅游交通壁垒,全市A级旅游景区针对外籍游客设计个性化入境旅游线路和产品,联动多部门在边检入境、外币支付、离境退税等方面共同发力,满足外籍游客旅游消费需求。截至8月19日,已有韩国、越南旅游包机53班次7748人入境鄂尔多斯。另有来自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小包团、定制团649个12544人次,以及来自蒙古国的散客约5900人次到鄂尔多斯旅游,全市累计入境游客突破2.5万人次。
二、创新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
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搅热文旅市场。一是举办系列文旅消费活动。策划举办春夏文旅消费系列促进活动,围绕“夜游、夜食、夜演、夜宿、夜集、夜读、夜健”七大主题,推出60余项夜间文旅活动,推动夜间消费更有趣味、更有品位、更广范围参与。支持引导万家惠欢乐水世界、鄂尔多斯羊绒工业旅游区等企业开展文旅促销活动,企业安排促消费资金4000余万元,吸引游客参与文旅消费。二是打造文旅消费品牌。推出“暖城七点半”“暖城消消乐”等文旅消费品牌,培育康巴什BOXPARK商业街、东胜1980老街区、伊旗水岸新城中心公园等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和旅游休闲街区,持续燃旺城市商气、人气、烟火气。三是组织引导跨区域消费升级。成功承办暑期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场活动和全国户外空间文体商旅产业融合发展交流活动,密切我市与全国各地文旅消费交流合作。鼓励引导各旗区联动周边地区联合开展各类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准格尔旗黄河大峡谷与清水河县老牛湾、鄂托克前旗与灵武市水洞沟、乌审旗萨拉乌苏与靖边统万城等推行“一票通”机制,实现游客流量互导,促进游客跨区域消费。
三、创新宣传模式,擦亮城市品牌
围绕擦亮“暖城”文旅招牌,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深化主题营销、多渠道、多平台、多维度开展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工作。一是主动开展下沉营销。以“政府部门指导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委托客源地有代表性的旅行社,深入行业协会、商圈、乡镇、社区、俱乐部,开展下沉式精准营销。围绕暑期文化旅游线路产品,在粤晋冀豫皖浙等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今年8月份,从广东韶关、深圳,云南昆明向鄂尔多斯开出研学、康养旅游专列3列约2600人。二是积极开展平台营销。组织参加“相约草原 遇见那达慕”2024年来自内蒙古的夏季之邀上海旅游招商推介会、鄂尔多斯文化神州行2024苏州活动周、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文旅品牌推介会、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家旅游博览会等活动,全面宣传展示鄂尔多斯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赴白俄罗斯参加“茶和天下·雅集”文化旅游交流活动,在韩国电视台推出鄂尔多斯文旅宣传广告,加快推动入境旅游市场发展。三是整合媒体资源立体营销。围绕各项文旅活动,通过媒体报道、短视频编发、网络推流等形式宣传报道。多项文旅活动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在北京北站三面LED屏投放户外广告,在西安地铁、电梯、候车厅、户外LED屏等投放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形象广告,全面推广“暖城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品牌。
四、深化融合发展,创新业态供给
一是共建“文旅+体育”发展新格局。依托鄂尔多斯赛车小镇旅游景区,开展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中国新能源汽车鄂尔多斯挑战赛等多项国家级赛事,培育“文旅+体育”融合消费增长点。策划推出“草原村排”,利用前旗昂素镇良好体育氛围,融合排球秀、民俗秀、风物秀,推动体育赛事“能量”转化为文化旅游“流量”。二是推动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推进非遗、演艺进景区,不断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打造鄂尔多斯国际露营小镇、“北疆往事 年代幻城”沉浸式演艺等一批新业态新产品,新获评自治区旅游休闲街区1家、自治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2家。三是以活动聚人气促引流。拉满文旅品牌活动聚流效应,圆满承办全国暑期文旅消费促进活动、“5.19 中国旅游日”主题周倒计时鄂尔多斯站、鄂尔多斯·延安·铜川红色文化旅游三城联动、“赋彩暖城鄂尔多斯”全国美术名家邀请展等30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丰富优化文旅产品供给,以活动聚集人气、推动引流。
五、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诚信旅游
一是持续优化文旅市场营商环境。深化文旅领域“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旅游投诉“接诉即办”,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全面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线上服务,推动鄂尔多斯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二是提升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提档升级酒店、民宿、旅行社等相关配套服务,举办全市旅行社服务质量提升培训班,全市导游员、讲解员专业能力培训暨新导游岗前培训班,开展旅行社服务质量诚信等级评定工作。联合多部门推出高速路段提速、“四大”文化场馆延迟闭馆、组织大型酒店签订价格承诺书等暖城暖行十条举措。三是开展文旅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针对拉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采取驻点、巡查等方式,开展联合检查行动,重点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切实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益。上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1037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277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