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五彩斑斓,万物美好。在准格尔旗,有一首流传已久的漫瀚调民歌《哈拉津达坝》,意思是“光秃秃的山梁”。时过境迁,如今站在高高的山梁上,极目远眺,“绿色”已成气候,微风过处,林涛声声。眼前的这一株株不起眼的果树,不仅给山川沟壑增添了绿意,更带起了一个个生机勃勃的产业。
侧耳细听,仿佛听见树的轻语伴随果的呢喃,共同诉说着植物界的“深情独白”……一株植物能见证多少变迁?一个生命能延续出怎样的故事和情感?我们一起来听听鄂尔多斯这片大地上生长的植物们是如何讲述的。
我是酸毛杏:看我“72变”
大家好,我是准格尔旗的一颗杏,听到我的名字,你是不是就已经开始流口水了?我在这儿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天到来时,我是第一个绽放的,但人们只记得“桃李争艳”,其实它们都要称我为“姐姐”的。我身上有很多营养成分,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定喘的功效。哪怕是在青涩期,我的酸就可以起到解毒的作用。我适应性强,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的优点。除此之外,我还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也可做沙荒防护林的伴生树种。我在地处梁外山地的准格尔旗沙圪堵地区吸取养分、尽情成长,可以活到上百岁呢。
作为一颗小山杏,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天南海北的人会因我而来。准格尔旗每年都为我举办杏花节,那场面叫一个“红火”。我的“家族”现在可庞大了,有杏仁露、杏仁牛奶、炒杏仁、酸杏汤、杏脯、杏皮茶、杏仁酥等20多种。夏末初秋,我们这热闹得很。这不,杏核收购车间内,围满了前来销售杏核的农牧民。沙圪堵镇四道包村村民潘文今年晾晒的近千斤杏核及杏干,今天一起送到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获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为了让我更好地为农户服务,内蒙古高原杏仁露有限公司目前累计在十二连城乡、沙圪堵镇、薛家湾镇等村镇打造了2万多亩杏树基地,免费为广大农户提供杏树种苗,累计带动超万户农户在全旗建成约90万亩杏林,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我是砒砂果:靠实力“圈粉”
嗨,大家好,我是酸毛杏的老乡,暖水山地苹果。虽然我是这地方的新来户,不过村民现在都叫我“金疙瘩”呢,嘻嘻。我可是一颗有故事的苹果。我的家乡暖水乡原本生态环境脆弱,被喻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区占了一半以上面积。打不出井,种不出粮,让我这个小小的果咋活?然而,天无绝“果”之路,在德胜有梁村,沟壑纵横的地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适中,正是像我这样的山地苹果的“安乐窝”。
1994年,我的好朋友王在达种下6棵苹果树,活了1棵,让“石头”上长出了苹果,也算是“开天辟地”。就这样,从一棵树长成了一片林,让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通过30年的摸爬滚打,如今,我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300多亩,我的家族已经有宁丰、寒富、烟富、蒙富、红心二号等20种,盛果期每年可产果达1000万斤。德胜有梁村党支部书记赵勇军夸我:“地还是那块地,从前是土里刨食,现在是土里刨‘金’,收成一下就翻了好多番。目前乡里的苹果种植户,年销量超过百万元的就有4户,小的种植户年销量也能达到十几万元。”
我“出圈”的故事,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准格尔旗的生动实践。以“暖水山地苹果”地理标志品牌为代表,准格尔旗多个企业、合作社认证了一批苹果、梨、海红果、杏等品类的绿色、有机果品生产基地。我现在可是有身份的果子,获得了“中国一乡一品”产品认证保护;我的家乡也入选了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还发布了“暖水山地”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第一个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内蒙古第一个发布完整品牌价值体系和产品结构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及内蒙古第一个发布原创品牌IP形象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
我是沙棘果: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
我来了,我来了,我是你们的小可爱“沙棘果”。首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一个任性的家伙,喜欢干旱,热爱盐碱,喜欢挑战植物界的极限,深陷冷热交替的环境中无法自拔。我还喜欢助人为乐,体内蕴藏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物质,能够尽我所能、穷我之力,全方面、多角度地匹配人体所需的养分,还能为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我贪恋沙漠、迎风潇洒,根须尽头,有我的牵挂。迄今为止,我已有两亿年的高龄,大家都称呼我为“活化石”“地球的生态树”“21世纪的绿化先锋树种”。我喜欢用我的个性在荒漠、在戈壁,编织一个属于我的绿色摇篮梦。在鄂尔多斯,我有41254公顷的“地盘”,现在有很多农户和大公司都很看好我哟。
就拿眼前内蒙古果计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厂房举例,工厂为我投资了2.3亿元,建成占地10万平方米的沙棘项目区。他们搞创新研发,把我做成沙棘汁、沙棘醋、果醋等健康产品,更好地造福人类。与此同时,沙棘项目区农户平均每人每年还能增收4500元呢。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是英雄?怎么样,站在沙里、砒砂岩上的我是不是也算是英雄呢?
最后,我还想来一段自白:我是沙棘,看似普通,那是因为你们还没有完全认识我,其实我很奇特,是一颗能够改善人类亚健康的“神奇”植物,我希望你们了解我、靠近我;我是沙棘,我想为人类的健康坚强地活着,也想为地球母亲的可持续发展勇敢地活着……
我是肉苁蓉:濒危的“沙漠人参”
等等,等等,停止你的自白,我也想聊聊。我是沙漠贵族肉苁蓉,还有小名叫肉松蓉、纵蓉、地精。我是植物不是肉,我的寄主是梭梭,所以又叫梭芸。我不仅防风固沙,还是荒漠的补益珍品,被誉为北纬37°的生命奇迹!在杭锦旗库布其沙漠西部,不仅有适宜我生长的沙漠土壤和梭梭“妈妈”,还有一群精心照顾我的主人。
我的主人叫姜新宁,是鄂尔多斯市神漠蓉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他为我的成长操碎了心。他每天都在探索恢复沙漠原生植被的人工辅助措施,研究出了以天然梭梭林为辐射源,向周边主推梭梭人工造林—梭梭林下接种肉苁蓉—肉苁蓉产业开发—促进沙漠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他还计划在3-5年内,由鄂尔多斯市神漠蓉生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库布其沙漠西部建造梭梭林10万亩,接种肉苁蓉2万亩;在库布其沙漠腹地成功建成《鄂尔多斯市全国防沙治沙综合试验示范项目》。
你可不要以为我只知道享受哦,其实我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是因为我天赋异禀,卓越出彩。我可是中华九大仙草之一,本身有一定的补气补血功效,入药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上品”之药,爱好养生的朋友一定听说过我。得益于幸福的品质生活,如今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都特别优秀,村民们也很看好我,每天精心照顾我。预计明年,我就能为村民们的200亩沙地带来80万元的收入。
链接
近年来,鄂尔多斯各旗区在生态恢复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林果、木本粮油基地建设,现已有特色林果2313公顷,木本粮油29133公顷,各类经济林面积累计达34913公顷。产业方面,已有灌木加工利用企业10余家,专注于开发利用灌木资源,推广发展灌木加工产业,主要产品为饲草颗粒以及燃料颗粒。同时,全市以国有林场为示范、以个体为代表的林下中药材种植业不断涌现,品种有甘草、黄芪、黄芩、连翘、金银花、玫瑰等十多类。各旗区纷纷发展林下经济,现已形成种植苹果、辣椒、沙棘、红枣、桑树、枸杞,从事治沙造林和沙产业开发的企业80多家,涌现出以亿利集团、伊泰集团、东达集团等为代表的一批生态治理龙头企业。同时,我市积极培育壮大林沙产业,持续推进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种苗花卉等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林业总产值46.5亿元,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人均纯收入2700元。沙漠绿了,农牧民富了。
记者手记
作为鄂尔多斯生态巨变的记录者,记者有这样一种感受:鄂尔多斯人改造着生态,同样,生态也反哺着鄂尔多斯人。贫瘠的沙漠是生命的禁区,但不断进化的生命,却能够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与环境和谐相处,书写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多方共赢的“传奇”。在与恶劣生态环境拉锯般的苦斗中,只有与荒山沙地和谐共生,才能真正做到“绿富同兴”。鄂尔多斯以“绿”生“金”的实践还在继续,我们期待更生动的绿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