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审旗政务服务局精准聚焦“准入易准营难”问题,以信用管理为基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出台《乌审旗推行信用审批打造“承诺即入”新模式实施方案》,采用“一表即入、承诺即入、先入后验”三种方式,打造“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极简审批新模式,助力市场主体“准入即准营”。
以极简审批为目标,做到“办得易”
合理选定改革事项。按照“积极稳妥、易操作、可管理”原则,筛选与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能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社会风险总体可控的事项,首批确定26项事项纳入“承诺即入”实施清单,明确“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新模式适用范围。全面强化系统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赋能作用,对可通过数据共享、部门核验方式获取的申请材料,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依托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逐步建立申请人诚信档案,对虚假承诺的申请人信用修复前不得再适用“承诺即入”模式。明确告知准营条件。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纳入“承诺即入”事项服务指南、承诺申请书文本,形成《乌审旗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改革事项一册通》,明确告知申请人选用“承诺即入”模式的准营标准、条件、办理流程和虚假承诺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强实施动态管理。对拟纳入改革的事项逐项进行风险评估,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有效防范风险的,纳入“承诺即入”改革清单并分批公布。
以信用评价为基础,做到“批得快”
实行“一表即入”。将申请条件、受理材料、承诺内容等统一整合至一张《申请承诺表》,代替以前需要提交的大量材料。如办理劳务派遣延续许可,改革前需要7份材料,改革后只需填写一张《劳务派遣延续许可申请承诺表》,承诺经营条件未发生变化,即可当场换发《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实行“承诺即入”。对于风险程度较低,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以有效防范风险、纠正不符合经营许可条件行为的行政权力事项,实行“承诺即入”。如办理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及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悬挂、张贴宣传品准予审批时,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作出达到经营条件的书面承诺后,审批部门当场做出审批决定。实行“先入后验”。申请人只需书面承诺已达到审批条件,审批部门可当场作出审批决定,事后进行现场核验。如在市政设施审批和道路挖掘审批中,对施工企业信用良好、无野蛮施工违章施工记录,且工程项目风险低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审批部门可当场作出审批决定,并及时将审批信息推送至市政城管等执法部门,执法部门根据审批信息对工程进行监督指导,确保审批效率提升、风险稳定可控。截至目前,26项“承诺即入”事项产生办件1700余件,审批效率提升78%。
以审管衔接为支撑,做到“管得住”
完善审管衔接机制。制定《乌审旗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与监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审批部门作出审批决定后,将承诺信息和审批结果及时推送至相关监管部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监管部门跟进事中事后监管,如发现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及时将相关情况反馈审批部门,审批部门依法撤销审批决定并记入信用档案,实现审批风险可控。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原则,根据改革模式分类明确监管标准、方式和措施,强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审批部门通过事后核验、监管部门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方式加强对申请人的监督检查,实现事中事后有效监管。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依托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立“承诺即入”信用信息记录、归集、推送工作机制,突出信用监管,引导失信人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实现社会信用有效约束。
下一步,乌审旗政务服务局将继续拿出“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实”的作风,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企业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持续扩大“承诺即入”事项范围,并推动极简模式向基层、园区延伸,以“高效审批”擦亮“优乌止境”营商环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