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包日陶勒盖村以“未呼先应、有求必应、一呼百应”“三呼应”模式为有力抓手,探索出一条集高效速度、人文温度、内涵厚度于一体的基层治理崭新路径,为乡村治理提供了优秀样本。
未呼先应 主动作为下好治理“先手棋”
包日陶勒盖村深谋远虑,全力构建主动发现问题的高效机制,为基层治理按下了“快进键”。整个村子被科学合理地划分为4个网格区域,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一批责任心强的专职网格员。这些网格员像不知疲倦的“移动探头”,穿梭于村庄每个角落,将关切的目光牢牢聚焦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身上。
网格员石映录在一次日常巡查过程中,敏锐地注意到王奶奶家的门锁出现损坏,而行动不便的王奶奶无法自行更换。石映录见状,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联系镇上的维修人员。当天,门锁便顺利更换完成,为王奶奶消除了一件烦心事。除了这种传统的人工巡查方式,包日陶勒盖村还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融入鄂尔多斯市“根数据库”一表通平台,精心搭建起村民信息数据库。通过全面整合村民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等多维度数据,巧妙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度挖掘潜藏在村民生活中的各类需求。例如,系统依据村民的健康数据和日常生活习惯分析结果,精准提示几位独居老人可能急需上门养老认证服务。村里收到提示后,迅速组织志愿者前往老人家中,为他们进行养老和高龄补贴认证,提前预防因不认证而导致养老金和领取补贴失败问题的发生。
有求必应 精准服务打通治理“快车道”
完善需求反馈渠道是践行“有求必应”理念的关键所在。为此,包日陶勒盖村精心搭建起“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工作网络,始终秉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工作方针,严格实行片区负责人—支部书记—包村领导逐级矛盾化解机制,全力确保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在村内得到有效消化解决。
“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的建成投用,给村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村民小谷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原本以为需要奔波于多个部门之间,要提交大量繁杂的材料,没想到借助先进的电子签章平台,一次性提交材料,很快便顺利完成了业务办理。
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也定期深入村民家中,积极宣传农村适用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村里特别邀请专业律师举办普法讲座,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法治意识。在“三务公开”方面,村里更是做得扎实到位。以引进企业对村集体万亩未利用地进行综合整治,从以土地合作提议到最终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通过公示栏、微信群、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渠道及时进行公示,并同步上传至民生监督平台。重大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始终坚持“三分之二”工作法,让村民对村里事务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长期以来,包日陶勒盖村与邻村之间存在一处地界问题,该问题已持续长达二十多年之久,严重影响了两村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也对两村之间的和谐关系造成了的冲击。村“两委”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一方面积极收集、查阅各类历史资料与文件,另一方面邀请专业测绘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同时,主动与邻村沟通协调,并精心组织两村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协商。经过数次不懈努力,成功明确划定了两村地界,彻底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两村的难题,有力促进了两村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共同发展。
村民陈某和冯某因耕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村里得知情况后,立即安排经验丰富的调解员赶赴现场,一方面耐心安抚双方激动的情绪,另一方面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仔细查阅土地承包档案、实地精确丈量土地,并结合相关政策法规,为双方耐心细致地讲解、分析。经过多轮调解,最终帮助陈某和冯某明确了耕地边界,成功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矛盾,使他们重归友好,有力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一呼百应 协同联动激活治理“新引擎”
在包日陶勒盖村基层治理进程中,党员干部始终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去年,村里遭遇牲畜疫情,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党员干部迅速响应,组建起疫情防控小组。他们逐户排查牲畜健康状况,详细登记每一户牲畜状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的日夜坚守在村口卡点,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管控,防止交叉感染;有的四处奔走,协调联系兽医专家和防疫物资,自费购买消毒用品,为村民的牲畜圈舍进行全面消毒,组织村民对染病牲畜进行隔离治疗,最大程度减少村民损失。
疫情结束后,村“两委”积极组织开展牲畜养殖培训,邀请专家为村民传授科学的养殖方法和防疫知识,提升村民应对疫情的能力。同时,主动对接帮扶单位,帮助村民销售因疫情积压的畜产品,缓解村民的经济压力,用实际行动为村民的生产生活保驾护航。
包日陶勒盖村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基层治理。村内文艺爱好者自发组成的文艺“民星”志愿服务队,在节日期间,为全村老少上演一场场热闹非凡的文艺汇演,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深厚感情。乡贤们凭借自身丰富阅历和崇高威望,在邻里纠纷调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3年夏末,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几位乡贤主动介入调解,巧用“六尺巷”的典故让双方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矛盾。
包日陶勒盖村凭借“三呼应”模式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成功打造出有速度、有温度、有厚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如今,村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村庄发展蒸蒸日上,让乡村底色更暖、成色更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