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不仅是居民生活的温馨港湾,更是孕育新兴就业形态的肥沃土壤。在西园街道,当古老的羢绣与手工编织技艺,遇上新时代的社区就业浪潮,一个个“指尖上的创业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编织出就业增收的崭新路径,重塑着不同人群的生活图景,实现了从物质丰盈到精神富足的双重蜕变。
传统技艺,激活西园街道就业活力
羢绣,这门以彩色丝线在羊绒围巾上勾勒精美图案的传统工艺,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底蕴。其针法细腻多变,绣品色彩绚丽、层次丰富,无论是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还是气势恢宏的山水人物,都能在绣娘的巧手下跃然布上。
手工编织同样魅力非凡,一根根普通的毛线,在编织者手中穿梭交织,便能变幻出温暖的围巾、精致的摆件、实用的篮筐。
在西园街道,这些曾束之高阁的传统技艺,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居民就业创业的“得力助手”。截至目前,西园街道大力开展“指尖上的创业者”项目,累计开设羢绣、手工编织技能培训课程86期,覆盖居民2000余人次,其中70%的学员成功掌握独立创作能力。45岁的下岗女工李阿姨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她通过参加街道的编织培训课程,从一名家庭主妇成功转型为月入2000元的手工艺人。这不仅让她重拾经济话语权,更让她在街道组织的绣坊活动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指尖创业,重塑多元生活圈层
“指尖上的创业”给居民带来的远不止经济回报,它深刻改变了不同群体的生活轨迹。对于全职妈妈们来说,灵活的手工制作让她们既能精心照料孩子,又能实现“带娃、赚钱两不误”。在这里,全职妈妈们通过指尖创业,月均收入达1500元,更在日常交流中自发形成了互助育儿的温暖圈子。而对于残障人士,手工技艺则成为他们融入社会的坚实桥梁。通过指尖创业,他们不仅能够赚钱补贴家用,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王女士感慨道:“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帮助的对象,而是能创造价值的人。”
在社交层面,“指尖创业”更是打破了邻里之间的隔阂。西园街道打造的绣坊成为居民交流的新空间,年轻人在这里学习传统技艺,老年人分享人生经验,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因兴趣与创业需求凝聚在一起,幸福感显著提升。
凝聚合力,共筑物质精神双丰收
在西园街道,多方协同发力,让“指尖经济”成为社区居民的幸福引擎。街道免费开放绣坊,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指尖技术培训;同时邀请专业老师,帮助绣娘解决设计、销售等难题。在这样的支持下,手工艺人年均增收2万元,更重要的是,居民们的精神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实现。
从传统技艺到新兴创业,从物质增收至精神丰盈,“指尖上的创业者”们用一针一线、一编一织,在西园街道这片热土上,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也为社区就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这个群体,让羢绣、手工编织等传统技艺绽放新的光彩,让达拉特旗成为物质与精神共同繁荣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