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萨拉乌苏河畔一路追寻,踏足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中共乌审旗委办公旧址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便开启一段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之旅。
走进革命旧址,聆听红色故事,体验红色研学之旅,在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历史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一场生动的沉浸式体验。
从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星火平台上远眺,曲折蜿蜒的萨拉乌苏河潺潺流淌,白云蓝天在河里荡漾,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的全貌尽收眼底。
2024年,巴图湾红色文化小镇正式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区,研发课程20余种,文创产品100多种。成功入选自治区“亮丽北疆・红色教育培训研学旅游线路”,被自治区总工会认定为“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2024年,累计接待各类团队6万余人次,收入210万元。
乌审旗是一片红色热土。现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5处,革命旧址45处,是全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之一,是陕甘宁边区最北的保护区,形成原伊克昭盟地区党建和革命史上创立的“十个第一”,留下了乌审旗牧民赴延安参观、赠送小青马等感人的革命故事。
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红色旅游“热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乌审旗用好用足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品牌”,写好红色文旅文章。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利用红色研学发展红色旅游,创新开设“红色课堂”,组织宣讲团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宣讲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化更走“心”。在地域上打造涵盖城区博物馆、乡村教育基地、现代农业休闲体验、自然观光旅游等全域性的“红色研学游”“绿色生态游”,走进革命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传统,感悟红色精神,让红色旧址、革命历史成为“活教材”,让红色文化更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