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我市各地农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清理残膜工作,备足种子化肥等生产农资,农技人员则深入田间指导农户,到处呈现出人勤春早的田间图景。
近日,在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泊尔江海子村,一台大型拖拉机搭载着残膜清理装置来回穿梭在800亩玉米地里。残膜清理装置犹如一双灵巧的机械大手,精准地将散落在地里的残膜勾起,实现高效清理。
“这块地去年种了玉米,天气回暖了,我们及时把残膜清理,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耕地不受污染,为春耕做准备。最近下了一场大雪,土壤墒情很好,今年应该是一个丰收年。”泊尔江海子镇种植大户陈凯龙说。
走进柴登村,在东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里,工人正在将一条条黑色老旧棉被拆卸下来,卷起堆放在大棚一角,准备“废物”再利用。新的棉被陆续到位,工人两人一组,将新棉被整齐地铺展开……
“大棚经过好几年的运行,棉被已经老化,难以满足植物越冬温度的需求。从正月初六开始,工人们就陆续到位进行大棚改造,保证不误春季育苗以及6月份种植计划的实施。”东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负责人何佳轩说。
农民忙备耕,农技人员也忙碌在春耕备耕一线。他们穿梭在田间,讲解配方施肥要点;钻进大棚,指导病虫害防治;守在农机旁,协助调试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我家种了1000多亩地,每年春天都会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家里的十几台农机进行检修,进地之前保养好,春播不误事儿,确保丰产丰收。”东胜区种植大户李二霞说。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目前,东胜区已储备化肥800吨、玉米种子40吨、大豆种子22吨、农药9吨、地膜22吨。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少农资店的门口都贴有“东胜区测土配方施肥配肥建议点”海报,为土地“号脉开方”,让农作物吃上“定制营养餐”,助力农业增产增效、绿色发展。
2025年,根据东胜区农情调度,预计播种面积13.5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11.8万亩(玉米8万亩、大豆1.8万亩、马铃薯0.9万亩、杂粮杂豆1.1万亩)、油料作物(葵花)0.8万亩、瓜果蔬菜0.35万亩、中草药0.55万亩。此外,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