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乌审旗聚焦企业和群众跨区域办事需求,不断深化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坚持高频服务事项导向,持续拓展“跨域”广度,深化“通办”深度,不断扩大“跨域通办”朋友圈,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推动跨区域、跨层级办事互联互通、好办易办,构建高效便捷的跨区域政务服务体系。
破壁垒、提效能,打通“跨域通办”实施路径
出台《乌审旗全面推行“跨域通办”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塑,着力打造“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政务服务新模式,多次开展“跨域通办”互通互认工作交流座谈会、业务座谈会等。先后与陕西省榆林市、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乌兰察布卓资县等9个省份14个县(市、区)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紧盯办事群众反映强烈、办事频率高、办件量大的政务服务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更加便捷,全旗政务服务标准化、协同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
强体系、优服务,延伸“跨域通办”服务链条
在旗、苏木镇政务服务场所设置跨域通办窗口,围绕与企业发展、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提供业务咨询、指导和帮办代办服务,在不改变原有办理事项的基础上,打破事项办理属地管理限制,着力在“通”上做文章,在“快”上下功夫。加强联动“一体化”建设,多维推动异地通办,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到现场办理的事项外,全区通办事项通过内蒙古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帮办代办、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颁证送达等全流程网上服务,做到“一地受理申请,两地协同办理”,实现申请人只需到一地即可完成办理,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实现政府部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聚内力、修外功,抓好“跨域通办”关键节点
聚焦企业群众跨区域经营和办理实际问题,及时梳理共性、高频的异地办事需求,加强业务统筹,健全清单化管理和动态更新机制,公布实施“跨省通办”事项238项、“全区通办”事项306项、“呼包鄂乌”互办事项116项和“全市通办”事项329项,涵盖医保、社保等25个部门,今年产生跨域办件1.2万余件;同时优化“全区通办”窗口设置,不断增强窗口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咨询、受理、帮办、邮寄等全流程跟踪服务,为群众“异地办理”大开方便之门。
下一步,乌审旗将持续推进“跨省通办”理念、方式、范围的改变,全方位强化体系优化和流程再造,全面建成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