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审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推进重点、攻克难点、回应热点,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创新老年教育方式,提高老年教育质量,健全老年教育保障体系,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全力打造具有乌审辨识度的老年教育样本。
以硬件设施为支撑,高标准优化办学环境
优化环境,育人为本。注重学习场所和教学设施建设,对教室及教学器材进行适老化、适教化改造;2024年,乌审旗老年大学积极申请维修改造和以奖代补经费60万元,对老年大学玻璃幕墙、教室隔音、监控设施等进行维修改造和提档升级,打造舒适整洁的教学环境。深化数字化改革,探索自主化、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精心绘制“优学地图”,研发包括师生考勤、固定资产、课程选择等内容的老年大学智慧管理系统,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从分散式、经验式、粗放式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转变。
以学员需求为导向,内涵式完善课程体系
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结合老年人的特点、需要和兴趣,把学科建设作为老年教育的重点,从课程开设、教学层次、教学方法等方面梳理教学思路,科学设置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每学年开学前发放学习需求问卷调查,对不同层面学习需求进行分析研判,精细化开发教育课程,内涵式完善课程体系。2024年秋季班在原有春季班开设的16个专业课程基础上,新增江格尔、智能手机应用、乃日琴、手风琴4个专业课程,聘请专业老师4名,吸引报名学员200余人,秋季班报名人数首次突破900人次,推动老年大学教学工作迅速走上老年教育的快车道。
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全景式搭建展示平台
汇聚“银发”力量,绽放“银龄”风采。在做好第一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乌审旗老年大学以实践为导向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通过开展外出研游学、参加文艺巡演、拓展户外教学课堂等方式,让教学互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组织开展《江格尔十二英雄赞》、“名家讲学进校园 翰墨飘香伴夕阳”和“银发初心永向党·满怀深情感党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2024年教学成果汇报专场文艺晚等系列活动,向全社会展现老年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组建“金秋暖阳”志愿服务队,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让每位学员展示“老有所学、学有所成”的学业收获及在老年大学实现和绽放了追梦风采。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高质量提高教学水平
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乌审旗结合老年大学规范化发展需要,以学校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在原有12项制度基础上,修订完善5项制度,新增教师考评细则、班级管理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学用具使用管理制度等5项管理制度,印发《教学与管理应用手册》,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学员权利义务和学习细则,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教学,形成一套正规、实用、科学、高效的办学管理体系,切实做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让制度成为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以普惠共享为根本,全方位提升教育品质
发展老年教育,实现老有所学,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乌审旗加快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整合,通过试点先行、全域推进,整合存量、扩大增量,努力形成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再提升的乌审经验。做好“普惠+示范”文章,2024年,在原有2个分校和1个教学点的基础上,联合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在乌审旗老年大学设立鄂尔多斯老年开放大学教学中心,联合乌审旗职业中学加快推进老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新增嘎鲁图镇南丁社区教学点1个,努力让老年教育普及更广、质量更高,实现高水平的“优学乌审”。
下一步,乌审旗将持续提升老年教育供给能力,全力推进“老有所学”这一民生实事,多做“加分题”、多谋长远事、多出好经验,全力把老年教育办到“心坎上”,以实际行动谱写最美夕阳红,推进全旗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绿色乌审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