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敖勒召其嘎查200亩鲜食玉米进入成熟期,农户和工人正抓紧抢收,确保玉米抢“鲜”上市。
在收割现场,连片的玉米地郁郁葱葱,一株株玉米挺拔整齐,玉米穗饱满鲜嫩。村民们忙着采摘、搬运、装车,迅速将新鲜采收的玉米送往银川进行加工。玉米收割后,秸秆还可以做饲草料,实现玉米地的多重增收。
“我们将玉米和大豆套种,有效增强土壤的肥力,提高玉米产量。同时,我们采用分批种植模式,保障采收有序,不同片区错开时间种植,收获时间自然也就不同。”正在地里忙碌采收的罗树琴说。
据了解,秋茬鲜玉米市场价值高,每穗鲜玉米的价格为1元,每亩地产量为4500穗,除去人工和成本,每亩地实际收益在3600元左右,相较于大田脱粒玉米,鲜玉米的优势在于种植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有效提升经济产值,套种模式也提高同一地块的附加值,在“鲜”这个新赛道上,传统玉米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我们主要还是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统一整地、统一购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收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当地的农牧民不仅可以有租地收入,也可以到我们的地里务工,额外增加收入。鲜食玉米以‘鲜’取胜,它比大田作物的收获期短了一个月,这样忙完后还能再务工。”义丰农业负责人段二利说。
近年来,敖勒召其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农村产业布局,适时调整种植结构,着力做优做强鲜食玉米、板蓝根、文冠果等特色农业,坚持农产品发展生态化、优质化、特色化、产业化,引导农业种植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助力敖勒召其镇的“小产品”发挥“大能量”,“小产业”获得“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