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指尖技艺”变身“城市礼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布时间:2023-08-21 09:07:00      作者: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在达拉特旗,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以绣坊为平台,以民俗为灵感,用手中的银针和细线勾勒出一幅幅靓丽的人生画卷,也让“指尖技艺”变身“城市礼物”。

走进工业街道石化社区绣坊,绣娘们正在聚精会神俯身刺绣,理线、穿针、落针、手腕翻转……彩线在她们手中行云流水般游走。飞针走线、指尖起落、各显身手,她们将民族团结、爱国情怀等元素融入绣品中,一针一线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22年,达拉特旗引进鄂尔多斯市可尔绮羊绒服饰有限公司对辖区妇女进行非遗刺绣技能培训。同时,通过“公司+社区+绣娘”订单回收模式,实现居民就近就地灵活就业。

家住召北社区的贾正霞是一名家庭主妇,零刺绣基础的她,参加技能培训后不到半个月,她就制作了8件羊绒绣品。“街道专门为我们这些无业妇女打造了一间绣坊,聘请专业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刺绣技巧,活儿还可以带回家做,不耽误接送孩子,每个月都有一定收入,我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贾正霞高兴地说。

据介绍,自2022年6月以来,工业街道共开展非遗刺绣技能培训34期,参训学员达300余人,成熟绣娘已经壮大到80余人,回收订单产品5000余件,收益达25万元。线上线下双渠道宣传销售,为绣娘们居家就业、致富增收提供机遇。同时,绣娘们组成了一支“婆婆妈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每月定期开展“一帮十、十帮百”刺绣志愿服务活动,吸纳更多的刺绣爱好者加入。

“绣娘们把黄河‘几字弯’、莲花酒店等富有达拉特旗特色的元素呈现在绣品中,通过艺术加工,绣出的刺绣成品富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近期,她们正在赶制100件‘鄂同同鄂圆圆’羊绒文创产品订单。”工业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刘瑶介绍。

右手大拇指与食指拈着细长的绣花针,小拇指则顺势勾住未完工作品中延伸出的各色丝线,随着绣花针上下翻飞,羊绒围巾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民族特色图案逐渐清晰……58岁的白芬熟练地创作着绣品。“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绣花,现在接刺绣订单,简直太美了!”捧着手里的刺绣产品,她笑眯了眼。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在带动辖区妇女增收的同时,以羊绒文化产品为载体,结合‘鄂同同鄂圆圆’‘红石榴’等民族团结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出多种刺绣元素图案,使绒绣文创产品与民族团结文化有机结合,打造达拉特旗‘城市礼物’,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讲好党的故事。”工业街道党工委书记乔莉说。

把刺绣做成产业。达拉特旗文旅局顺势推进产业化开发,将特色刺绣、剪纸和泥塑等与文创产品结合,设计推出各式各样精美的文创产品,着力打造达拉特旗的“城市礼物”,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技艺,近距离感受达拉特文化魅力。达拉特旗羊绒刺绣这一根植于乡土的技艺,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为家门口的父老乡亲“绣”出一条致富路。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