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瀚调之乡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百余年前,蒙汉人民休戚与共,共同成就蒙汉民族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漫瀚调。百余年后的今天,漫瀚调依旧生生不息,彰显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在百年老镇沙圪堵,每周二下午,蒙汉民族漫瀚调艺人们便会相约在社区文化活动室内,拉四胡、打扬琴,唱漫瀚调。悠扬的歌声不仅唱出了蒙汉民族相互扶持、相互融合的深情厚谊,也唱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主旋律。
“漫瀚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一个交融,是蒙汉人民文化艺术结晶。我们希望通过传唱漫瀚调,让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共筑中国梦。” 漫瀚调传承人周俊丽说。
漫瀚调是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曲,糅合陕北信天游、晋西北爬山歌式的歌词而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早在100多年前,在准格尔旗这片土地上,蒙汉人民共同劳作、共同生活,不同艺术形式在这里水乳交融,漫瀚调也应运而生。而像周俊丽这样的漫瀚调传唱者,在老镇沙圪堵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是汉族,有的是蒙古族,有的已经年过七旬,有的正值壮年。平日里,大家时常相聚在一起,吹的吹、弹的弹、唱的唱,歌声响彻四方。
年近过花甲的王栓是漫瀚调歌词创作者,多年来,他围绕党的各项政策创作出了大量漫瀚调歌词。平日里,他将漫瀚调艺人们组织到一起,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我们希望通过漫瀚调演绎的形式,向基层百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让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王栓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娱乐的方式也愈发多种多样。但在准格尔大地,高亢的漫瀚调依旧会不时想起。百余年来,它仍旧是蒙汉各族人民的心头好。各个社区纷纷搭建平台,供艺人们定期巡演;政府专门设置了漫瀚调传习所,供艺人们交流学习;漫瀚调传承人还办儿童漫瀚调培训班,培养新生力量......历史的调子依旧充满了生命力,唱响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和睦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