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旗区动态
准格尔旗:绘就“幸福底色” 交出“民生答卷”
发布时间:2023-05-24 09:07:30      作者:任彦荣      来源:准格尔旗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近年来,准格尔旗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每一项民生实事,紧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所想所盼,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多措并举增加居民收入,持续加大民生领域和民生项目的投入力度,努力打造民心工程、满意工程。一项项惠民举措、一个个民生项目,化作一幅幅生动的民生长卷,温暖人心,情真意切。

敬老院里的幸福生活

“你知道那天下黄河有几十几道弯,几十几道弯弯上有几十几支船”……还没走进院子,沙圪堵镇中心敬老院就传来阵阵歌声。

公寓楼门口有十多位老人在阳光下,在凉亭里,散步、聊天。功能室里,老人们三三两两地打牌、下棋,老人们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沙圪堵镇中心敬老院是目前准格尔旗规模最大、设施最全的一所旗级养老院。敬老院内设90间宿舍,180张床位,每间宿舍29平方米,宿舍内设有卫生间、配备闭路电视、衣柜等生活设施,还安装了全套监控设施和老人定位手环,院内还配齐了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健身房、棋牌活动室。目前,院内有100多位老人在此生活,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大多是准格尔旗户籍的“五保”老人,老人们住的是两人一间的房子,房间有人打扫,衣服也有人洗,床单被套一个礼拜换洗一次,每层楼还有专人24小时轮流值班。饮食上更是顿顿有炒菜,餐餐有肉吃。76岁的段丙成老人开心地告诉记者:“年龄大了,一个人在农村住着得自己生火做饭,料理一切,受累不说还孤单,到这儿不仅吃饭是准时准点的,还有一帮志趣相投的老友陪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敬老院里的老年人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吃饭自然也早。早上7:30,餐厅里飘出浓浓的豆浆香味,餐桌旁都坐满了老人。豆浆、油饼、鸡蛋和小菜……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

早饭过后,老人们的时间都是自由安排的。有的老人回到房间休息看电视、有的在院子里聊天晒太阳、有的围坐在棋牌室内打打纸牌……

81岁的王生来敬老院已经有14年,小时候因为家庭贫困,一直孤身一人,现在年龄大了,行动也不便,就被接到敬老院。敬老院内的中医室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中医室里有拔火罐、艾灸等服务,还定期开展免费体检和知识科普等活动,备受老人们的欢迎。

中午12点钟,美味的午餐上桌了。炒菜、炖肉、米饭老人们吃得津津有味。下午,笛声、歌声、笑声在敬老院内回荡着,几位“能吹善唱”的老人摆好了“场子”,精彩的节目惹得观众们笑声不断,老人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午后时光。

7点晚餐结束后,敬老院内一天的生活也拉下了帷幕,老人们各自回房间休息,晚上9点多,敬老院内的灯悉数熄灭……

近年来,准格尔旗的养老福利事业经历了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发展和转变提高过程。这也是旗委、旗政府多年来一直关心和重视老年人养老的结果,那些失去劳动能力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得到集中供养、老有颐养。

产业引领百姓美好生活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句简短的话语,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准格尔旗农牧业根据南北乡镇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多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近几年,龙口镇提出“一带三区”产业发展规划,在东部梁峁山区发展绿色小杂粮种植加工业,在西部梁峁山区发展特色林果产业,在沿河地区围绕红色教育重点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

麻地梁村有种植杂粮的自然条件基础。2016年,麻地梁村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正康农牧业有限公司,联手建成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正谊小杂粮加工厂,有榨油、玉米加工、小米加工等五个车间,并由加工厂负责选种、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营销。在生产、加工、销售有了一定规模的基础上,2017年,村里注册了“麻地梁”商标,将谷子、糜米等30余种产品纳入品牌中,并在全村12个社推广种植糜子、谷子、玉米等小杂粮。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麻地梁”小杂粮,成功打开鄂尔多斯市周边省市地区市场。经过多年的品牌打造,“麻地梁”绿色品牌已深入老百姓口碑。“金字招牌”越来越闪亮,农民靠种植杂粮增收致富效果显著。

有着“瓜果之乡”美誉的沙坪梁村,是龙口镇林果主产区之一。沙坪梁村明确了以发展“毛桃、杏儿、海红果等为主的果树种植,形成林果采摘、观赏等农村新业态。该村成立龙园果品合作社,建成400立方米冷鲜库,完善了果品加工车间、商品展示区等功能区。2019年在消费扶贫政策引领下,通过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借助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的果园整合起来,成片经营管理,并结合自然风光、观光采摘、乡村民宿、休闲农庄等时下新颖的生态休闲模式打造林果产业旅游村。

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有盼头。

近年来,十二连城乡持续扩大设施农业规模,推广高标准冷棚和露地蔬菜种植,确保全乡果蔬产品无空档期全年供应。目前,全乡累计建成日光温室近4000栋,设施种植面积近五千亩,粮食产量稳定在21万吨,全乡村民人均收入逐年攀升。

五家尧村作为十二连城乡产业发展的明星村,也是最早实现由小田变大田、由传统劳动变机械化作业、由零散养殖变园区化养殖、由无关联生产变为循环利用、由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变为水果和花卉等高端作物为主、由农户销售变为物流配送、由无对接养殖变为订单式种养殖的示范村。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村民掌握了大棚种植技术,主要种植草莓、香瓜、油桃、西红柿、黄瓜等果蔬,实现了“家家有棚种,户户有钱赚”。

为了排解村民的后顾之忧,兴胜店村育苗中心、西不拉村气调保鲜库、五家尧村农产品分拣和电商中心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补齐了果蔬产品从育苗、生产、仓储、销售链条上的短板。该乡还在养殖结构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注重与各级农技部门和农科企业沟通对接,大力支持小龙虾、螃蟹、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不断提升养殖科技水平。

长久富民的产业在这里生根发芽,见证了老百姓生活的改变,也见证了准格尔旗蓬勃发展的农业。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至今日,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农牧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变为生动喜人的“现实图景”。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