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业是安天下稳民生的战略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审旗以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进稳粮固农、科技强农、产业富农、绿色兴农,全旗粮食产量达4.82亿斤,贡献了安稳的“粮袋子”,农牧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农牧业发展交出精彩答卷。
夯基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审旗发展粮食生产,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乌审旗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和管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2.37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化率达到了98%,年粮食总产量达4.82亿斤,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基地51万亩。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乌审旗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引进新品种186种,优势粮食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达124.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达120万亩次,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达130万亩。夯实“菜篮子”工程,实施蔬菜稳产保供工程,种植设施蔬菜0.32万亩、露地蔬菜7.6万亩。
大力实施科技强农。乌审旗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加强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推广,推广各类补贴机具11994台(套),累计发放各类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6亿元,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468768.05千瓦,农牧业机械化综合率达89.3%。以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的机械化农业时代,迈向以“大(大数据)、物(物联网)、链(区块链)”和智能装备等生产要素应用为特征的智慧农业阶段。乌审旗紧贴青年农人需求,培养适应产业发展、满足时代要求的“新农人”,2019年起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累计培训1170人。科技特派员服务实现嘎查村全覆盖,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牧民活跃在牧野田畴,成为乌审旗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增效益特色产业富民兴村
乌审旗牢牢抓住优势产业“牛鼻子”,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地域鲜明、类型丰富的乡村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提供了保障。
培育农业全产业链。乌审旗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培育计划,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引导加工企业向中心镇、专业村聚集,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企业+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联合体内各成员生产成本降低、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品牌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合作模式,实现户均增收2000多元。深入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蔬菜、田头仓储保鲜设施,建成冷藏保鲜库3.3万立方米。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乌审旗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建成3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个,自治区级“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4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嘎查村3个;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名优特农产品网上销售,申请贴息贷款2.26亿元,落实贴息资金1059.8万元,支持返乡入乡人员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培育经营服务主体。发展壮大家庭农场,加大对规范运行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支持各类农业企业做大做强、联合发展,努力将新型经营主体打造成引领农户发展产业的重要载体,促进全旗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旗培育示范家庭农场66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52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1家、联合体10家。
提品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乌审旗持续推动产地环境净化,推行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推动农产品质量水平迈上新台阶,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提升行动,健全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培育一批农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强化农产品认证和质量安全监管,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全旗54.5万亩耕地被认证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认证有机食品19个、绿色食品46个,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乌审旗开展绿色投入品使用试点,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下降10%左右。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统筹推进农膜回收,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田残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86.26%、81%、96.2%。
添动能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乌审旗把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一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施意见,开展先行改革试点,形成了农业农村改革经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乌审旗用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积极探索盘活农村牧区集体资源,赋予农牧民更多财产权利,努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着力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旗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员身份确认61个嘎查村,共折股量化资产总额3113.33万元,折股量化总股数281481.385股,其中集体股57512.885股、成员股223968.5股。完成登记赋码工作,选出发展较好的6个嘎查村作为乌审旗“三变”改革试点,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群众和集体增收渠道,打造乡村振兴可复制推广的乌审样板,目前,已有5个嘎查村通过开展“三变”改革实现分红,分红金额达1240余万元。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为农牧民发放各类补贴资金20.89亿元,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推动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完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农业保险投保率达100%。
农虽旧业,其命维新。在新的征程上,乌审旗将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为农业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向群众交出满意的“三农”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