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米图,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一个面积达5600余亩,涵盖饲草种植、良种繁育、标准育肥、社会化服务、畜产品销售一体的“产业中心”,正在勾勒“肉牛”产业新主轴。
翻开十年的成绩单,苏米图经济发展“含金量”十足:按照“一镇一品”原则,凭借自身优势,牢牢抓住饲草、繁育肉牛两大关键,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翻开十年的成绩单,苏米图经济发展“含金量”十足:按照“一镇一品”原则,凭借自身优势,牢牢抓住饲草、繁育肉牛两大关键,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1年,全苏木肉牛存栏5万头,出栏1.7万头,肉牛产值达2.5亿元,相比十年前,年均增长13.33%。2012年、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3405元、31904元,增长138%,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农民获得感、幸福感逐步递增。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绝不仅仅是表面的数字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苏米图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不断调整产业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量体裁衣”,从“传统牧业”到“肉牛肉羊双驱并进”到“稳羊增牛”一步一个脚印,摸着石头过河,努力将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强项做强,发掘出更多的增长潜力,培育出更大的发展动力。
以点带面,农牧民“干劲”十足。建立起以企业为核心、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肉牛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引用“1➕N”发展模式,全面落实牛棚补贴、购牛贴息贷款等政策措施,设立肉牛产业专项资金,近年累计在肉牛产业投入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培育重点企业2家、肉牛规模养殖合作社5家、肉牛养殖户1200余户,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抱团发展”原则,支持和引导内蒙古宝曼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嘎查集体经济资产作价租赁、合作社和农牧户肉牛订单收购寄养“二次分红”等方式,与各嘎查集体和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目前,该公司已与5个嘎查集体、3家合作社、43户规模养殖户、620余户普通农牧户实现捆绑发展。
改良提质,牛产业“牛劲”更足。以“草原牧养+高效育肥”为导向,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合理规划饲草饲料建设基地,配套抓好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依托高产优质免耕苜蓿项目和密植柠条项目政策带动,鼓励农牧户种植优质牧草,加大饲用玉米全株青贮、秸秆青贮、黄贮技术普及,全苏木种植牧草3.1万亩,建成饲草料生产加工厂4个,饲料加工年产量达1.5万吨。认真落实肉牛改良专项奖补政策,大力推广良种繁育冷配改良技术,建设中心配种中心3个,坚持走“优质+高端”的肉牛品种改良“两轮驱动”技术路线,优质肉牛品种西门塔尔占全苏木肉牛品种比例达到60%以上,高端肉牛品种安格斯占比达20%,良种化率达到80%以上。
加牌延生,养殖户“钱景”更广。通过精深加工增值、品牌开发增效、创新营销增路,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形成“自有基地、自有加工、自有品牌、自有营销网络”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苏米图苏木基层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为核心,推进苏里格屠宰加工厂标准化升级改造,实施加工冷链扩建项目,建设肉牛屠宰、优质牛肉分割、内脏器官清洗加工、熟食产品深加工4条生产流水线,成功研制肥牛肉、安格斯高端牛排、牛肉酱等产品,创建本土中高端肉类品牌“卓阁”、皮革制品加工品牌“草原韵”,产品知名度和品牌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十年来,苏米图围绕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自治区西部高端肉牛生产基地、打造十亿级肉牛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着力在经营方式、养殖模式、产业链条上下工夫,全面推动肉牛产业扩容增量、提质增效,初步形成饲养、屠宰、加工、冷链、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的现代产业链。如今,兽医院、饲草料储备基地、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百万亩柠条种植基地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现代牛产业发展已经成为苏米图的亮丽名片,全苏木肉牛产业正向着更高水平发展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