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政协组织主席会议成员、住市自治区政协委员及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围绕“加速成果应用转化,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主题,深入伊金霍洛旗、康巴什区、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审旗开展集体视察。
这是一趟见证鄂尔多斯科技“突围”征程的“转化之旅”,更是深探这座能源大市破解发展难题、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攻坚之路”。
科创平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
“科技突围,平台是基础还是瓶颈?”视察伊始,住市自治区政协委员敖日格乐的提问,道出了众人对创新链条贯通的关切。带着这份思考,视察组首站走进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
依托清华大学欧阳明高院士团队,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在绿色氢能、智能电动车辆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正加速向产业端延伸。凭借鄂尔多斯丰富的风光资源,未来这里将成为培育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沃土,一座充满活力的零碳氢能产业园正拔地而起。
“从‘纸上成果’到‘产线产品’,这个平台就是最好的转换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边东直言,“科技‘突围’不能只盯着研发投入,更要打破‘重研发、轻转化’的壁垒。”
在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另一种“平台力量”引发热议,九大研究方向展现出高端智库与研发中心的独特魅力。依托北京大学多学科优势,研究院聚焦能源战略与碳中和路径等前沿领域,为鄂尔多斯能源转型提供坚实智力支撑。鄂尔多斯实验室同样亮点纷呈,作为新型研发机构,这里汇聚众多高水平人才,以“一核心一平台一中心”的科学布局,在新型煤化工、绿色能源等四大方向取得创新成果,正向着创建世界级先进煤化工创新平台稳步迈进。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内蒙古研究院聚焦清洁能源与资源环境领域,通过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链条的技术与智力支撑。
近年来,我市持续强化科创平台建设,构建起包括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等一系列“龙头”研究院在内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增效,为全市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动力”。
人才赋能:从“源头活水”到“产研衔接”
“平台建起来了,人才这一核心动能怎么激活?”带着这一追问,视察组走进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
在人才科创中心综合共享实验室,不同研究方向的团队全神贯注投身科研,从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储能智能化控制技术研发,到牛羊马现代养殖技术研究,每个项目都凝结着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心血。该中心依托“蒙科聚”鄂尔多斯分中心,共享全区4472家创新平台和1.2万余名科技人才的科创资源,形成了集研发、孵化、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在鄂尔多斯市“人才新政2.0版”等政策红利的支持下,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各类科创平台大展拳脚,在科研平台和产业发展之间画上“连接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鄂尔多斯研究院成立以来,以“一本三专”的“双一流”“双高”建设为抓手,打造集科研攻关、人才培育、产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为区域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该研究院获批了包括“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内的5项“科技突围”项目,展现了高校科研与地方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人才是科创的‘源头活水’,而政协要做的,就是为‘活水’找‘渠道’,让技术突破的‘硬核实力’在产业土壤中扎根。”民盟市委副主委高振刚提出建议。
视察组走进乌审旗产业一线,探寻答案。在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国内最大规模煤制烯烃装置彰显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标杆水平;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已签约11个中试项目,可同时容纳35个前沿科技项目中试试验,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关键桥梁;内蒙古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30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23项关键设备达国际顶尖水平,展现传统能源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磅礴动能。
成果转化:从“小步跟跑”到“大步领跑”
如何把科创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成果转化是关键。在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全球首创的标准化带压电解槽及氢舟电解水制氢系统及设备令人眼前一亮,一系列近零碳示范项目和重大试验,彰显着研究院在“双碳”领域的积极探索,让近零碳示范项目从概念走向实践。
在鄂尔多斯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该公司牵头的钠离子混合型电容储能技术研发应用项目,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肩负推动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要使命。
在鄂尔多斯市卡尔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自动驾驶重卡编队累计行驶超1500万公里,充分展现出“人工智能+物流运输”新模式的巨大潜力;在鄂尔多斯“能创谷”,鄂尔多斯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的一项项科技成果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内,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边走边看,边思边议,视察组一行对全市各科创平台和科创企业的成果转化连连点赞,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推进科创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党外人士精准参政议政,推动更多科创项目落地开花,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动力。”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史雪松说。
近年来,市政协将科技创新作为全盘工作的重中之重,动员广大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政协各专门委员,精准聚焦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向资源和创新“双轮驱动”转变,提升提案质效、强化履职实效,助力全市构建创新要素齐全、创新人才向往、创新氛围浓厚的全国一流创新生态。
行程虽毕,使命续航。每一个调研点都生动展现出鄂尔多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的坚定决心和亮眼成绩。大家纷纷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立足政协优势,发挥自身作用,持续聚焦优化创新生态、加速成果转化、强化人才引育等重点领域,聚焦参政议政强科创、保持同心同向共奋进,为暖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