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避暑经济新赛道 南北握手暖意浓
发布时间:2025-06-07 08:46:00      作者:常娜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鄂尔多斯的一个村庄住进了一批重庆人!这几天,鄂尔多斯的“暖城重庆村”火了。山城与暖城相遇,这个好创意正在激活好资源……
  盛夏时节,重庆市民正与30℃以上高温“鏖战”,而暖城的草原上,21℃的清风已悄然拂过“暖城重庆村”的牌匾。6月3日,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乌磴柴达木村的哈达与银碗,与千里之外的重庆“火锅文化”完成了一场“南北握手”。这不仅是一场避暑之旅的启幕,更是鄂尔多斯跨区域旅游合作创新之作,以“政府搭台、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新型模式,正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暖城重庆村”项目的核心在于“盘活”二字,360亩土地上,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旅居社区,草原生态与文化资源对接重庆市民的避暑需求,开辟出旅居新赛道。政府引导规划、企业市场化运作、村民深度参与,三方协同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村民以闲置资产入股增收,企业打造“住得安心、生活便利”的社区配套,游客则享受文化活动中心、“小镇音乐会”等沉浸式体验。这种“资源互补、利益共享”的机制,既破解了乡村资源闲置的难题,又为城市居民拓展了高品质生活空间,更让“南北文化交融”从愿景走向现实。
  曾经,跨省旅游合作常陷于“景区单点联动”的浅层模式,如何避免“热闹”过后的“沉寂”?新鲜的体验只是一时的,要让“到此一游”变为“此心安处”,必须建立深度联结。“暖城重庆村”的突破在于,将“短期避暑”升级为“长效家园”,一方面,是对“人”的需求的精准把握,立足鄂尔多斯凉爽气候和草原生态优势,精准对接重庆市民的旅居习惯;另一方面,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文化特色活动促进南北生活方式互鉴,让区域协作从“流量交易”转向“价值共创”。
  如何让“暖城重庆村”发挥长效动能?必须走好“三个融合”之路。一是政策与市场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要求,通过市场化路径落地,政府“有形之手”与企业“无形之手”协同发力;二是城乡要素融合,城市资本、消费需求与乡村生态、文化资源双向流动,形成“城市反哺乡村、乡村服务城市”的良性循环;三是经济与文化融合,避暑经济带动增收,南北文化互鉴激发乡村活力,实现“亮颜、兴业、增收”的综合效益。此外,“暖城重庆村”的探索表明,跨区域旅游合作需跳出传统景区思维,转向构建“生活化场景”。唯有让游客“住下来、融进去”,才能实现可持续共赢。鄂尔多斯与重庆的这次携手,无疑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即以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为灵魂、以机制为保障,方能让区域协作的“暖意”跨越千里,滋养共富之路。
  草原的风,吹动山城的向往;南北的“暖”,终将汇成振兴的暖流。当更多“暖城重庆村”涌现,“诗与远方”便不再遥远,而是可触可感的幸福家园。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