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雁行动,作用发挥多点发力。深化正能量活动。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充分发挥各级老年艺术团体、银龄志愿服务队的作用,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和主题朗诵活动130余场,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召开老干部情况通报会,开展“追寻红色足迹·盛赞时代辉煌”“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等专题调研活动50余次。建强志愿者队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和上海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回信精神,将银发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总体布局。根据离退休干部年龄结构、工作履历、身体状况、优势特长、服务意愿等情况,科学建立“银发人才库”,实施动态分类管理,全市入库银发人才2000余人。深化运用“积分管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组织“五老”宣讲团深入学校、下沉基层、走进企业开展革命传统、法治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等宣讲1000余场次,引导1500余名离退休干部担任楼栋长、网格员和业委会成员等,建立老党员驿站、老干部工作室92个,积极参与各类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选树先进典型。1名老同志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录制“初心耀暖城”访谈专题片6部,献礼建党103周年,通过多角度挖掘培树,多层面宣传推广,“名老蒙医工作室”“共享奶奶团”“银骥红马甲”等200余支“正能量先锋”竞相涌现。
暖心行动,服务保障优化提升。抓实待遇保障。持续抓好离休干部“三项机制”。深化落实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十条举措”,以“六个一”结对联系机制为抓手,广泛开展“面对面、心连心”走访调研,全面了解老干部健康、居住和养老情况。优化服务质效。举办老干部迎春座谈会,围绕元旦、春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老年健康知识普及和义诊服务等各类敬老爱老活动50余场次。夯实服务载体。充分发挥“党建+”效应,推动强化社区“四就近”服务功能,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养老服务站点等为支撑的“一核多点、融合共享”服务网络体系。
赋能行动,老年教育持续向好。拓展老有所学活动阵地。面对日益增长的老年教育需求,全面构建“市—旗区—街道(苏木乡镇)—社区(嘎查村)”四级联动办学体系,开办各级老年大学、分校及教学点93个,新增活动阵地面积约5000㎡。构筑老有所教享老平台。牵头录制“银发课堂”50期,常态化办好思政课堂,市本级和2个旗区老年大学获评自治区首批“全国老年大学标准示范校”。搭建老有所乐精神家园。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举办全市首届老年大学综合运动会。积极探索推动老年游学,充分挖掘蒙元文化、黄河文化、沙漠文化等地域文化,精心编制7条精品游学线路,获评全国老年大学“游学养”实践优秀单位。
奋楫正当时,扬帆再出发。2025年,全市老干部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信息化精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保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贡献更多老干部工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