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通过激活农村牧区资源资产,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有效激活人、地、钱等资源要素,走出一条农牧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多赢路子。
走进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的养驴基地,一头头乌驴正在食槽边悠闲地吃草。“过几天这里的50头乌驴即将出栏,又将有一笔丰厚的收益入账。”纳林希里村党支部书记张鑫说,“我们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盘活集体资源积极整合土地,目前我们村引进7家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起了肉联厂和乌驴养殖示范基地。下一步,我们将因地制宜引导农牧户和相关企业签订种植订单,带动农牧民到相关企业务工,不断增加农牧民收入。”
据了解,纳林希里村通过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建设了占地27.3亩的标准化肉联厂,养殖德州乌驴230头,引进第三方公司合作运营,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今年预计达到130多万元。
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伊金霍洛旗采取集体经营、转包出租、入股合作、公开招标等方式,发展种养业或设施农业、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将嘎查村集体闲置或低效利用的经营性资产,通过租赁、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联合经营等方式开发利用,盘活存量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