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答好黄河“几字弯”的鄂尔多斯“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3-10-30 15:25:00      作者:郭东昕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在6月6日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

  “绿途”遥迢,行者常至。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是重中之重。

  鄂尔多斯市国土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鄂尔多斯段全长728公里,境内分布有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作为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主阵地,如何答好黄河“几字弯”的鄂尔多斯“绿色答卷”?

  座谈会后,全市领导干部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生态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结合鄂尔多斯实际,明确目标,迅速行动。

  市委、市政府成立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建立运行机制。制定印发《打好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8项措施》,涉及毛乌素沙地的4省5市14个旗县区在鄂尔多斯达成《毛乌素沙地联防联治框架合作协议》,聚焦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歼灭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十大孔兑”、深度节水控水等重点难点,实施“十大行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8月4日,鄂托克旗举行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集中动员仪式,到2030年,将通过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有效完成封育321万亩、林草生态修复223万亩、裸露沙地治理120万亩、退化林分修复43万;

  8月8日,准格尔旗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暨“四个百万亩”建设工程启动仪式举行,力争到2025年完成林草生态建设60万亩以上。同时,准格尔旗还将大力推行“光伏+治沙+农林+旅游”和“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发展模式,实现向光要电减排、向沙要绿固碳、向绿要地增效,把青山变金山、绿水变富水、林地变宝地;

  8月9日,杭锦旗举行黄河“几字弯”荒漠化综合防治库布其沙漠治理攻坚战启动仪式,全面吹响库布其沙漠治理和生态建设的“冲锋号”,计划在2023至2030年期间,实施各类林草生态建设项目1000万亩,划定320万亩封禁保护区,形成集风光氢储、生态旅游、分凌引水、节水农牧产业链于一体的200公里立体生态治沙产业带,实现治沙200万亩……

  为抢抓时机,部署、实施同步进行,全市上下集中优势兵力,不等不靠,迅速开工建设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锁边林带、风沙路径阻隔带和毛乌素沙地上风口阻沙带、下风口集中连片治理裸露沙地等标志性工程,取得日均治沙一万亩的成绩。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林草生态建设391万亩,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73万亩。自攻坚战启动以来,完成沙化土地治理75万亩,“十大孔兑”综合治理21万亩,预计到今年年底库布其沙漠治理率达到31%,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到75%。

  作为“优等生”,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连日来,达拉特旗、乌审旗、杭锦旗探索开展“合作社大力造林,全力助推攻坚战”工作机制。利用合作社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等优点,引导农村牧区合作社进入生态修复治理领域,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农牧民收入。

  乌审旗开展“平茬复壮项目与工程固沙项目有机融合”工作,充分考虑灌木平茬复壮项目实施后的平茬物利用问题,要求灌木平茬实施主体将平茬物运送至需要实施工程固沙项目地块,应用到工程固沙项目里,降低工程固沙造价成本,实现平茬复壮项目与工程固沙项目有机融合。

  鄂托克旗推行“以路治沙”模式,今年市旗两级财政配套260万元,在鄂托克旗库布其——毛乌素沙漠沙地综合防治重点项目马新布拉格嘎查5万亩集中连片沙地治理项目区内设置20公里施工及巡护道路,用于保障材料进场和后期维护作业,也为沙区百姓打通了出行通道。苏米图苏木毛乌素沙地下风口阻沙带北段集中连片裸露沙地综合治理项目区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45公里砂石路,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鄂托克前旗推行“鼓励引导育苗,做好攻坚准备”的工作机制,政府及国有林场提供育苗技术,积极引导农牧民开展育苗工作,全力解决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苗木紧缺问题,并保证收购所有合格苗木,提高农牧民收入。截至目前,鄂托克前旗灌木育苗面积已达到2万亩。

  从“力”取黄沙到“智”取黄沙,鄂尔多斯激活科技赋能“新引擎”,为荒漠化治理“提档加速”。

  一方面,立足鄂尔多斯荒漠化治理的难点,提出了荒漠化防治方面“智能机械研发应用”科技攻关,申报启动智能灌木平茬机械、智能网格立式沙障铺设机械、植树机器人、无人机飞播等7个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使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向智能化、机械化进军。另一方面,与中国科学院傅伯杰院士团队深度合作,建设鄂尔多斯市国际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建设库布其沙漠恩格贝国家级生态治理示范基地,打造集技术研发输出、成果孵化转化、产业示范引领于一体的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工程固沙、机械栽种、节水灌溉、智能化监测与管理等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建设荒漠化种质资源库,全面收集、研究、储存、推广本土节水耐旱型植物种苗,为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奠定坚实技术支撑。

  同时,我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蒙草生态集团共建鄂尔多斯柠条产业发展中心,通过草场改良修复和平茬抚育等措施,稳步提升柠条灌丛草场生态质量和利用率,构建柠条“种植—管护—平茬—利用”生态产业链。今年以来,全市完成种植柠条111万亩。再者加强沙棘、山杏、苹果、葡萄等优势生态经济林建设及产业链延长研发工作,做大做强优质林果产业,建设沙棘、苹果等特色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以肉苁蓉、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沙产业,培育专业合作社、生态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40多家,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效益共赢,带动沙漠周边地区农牧民实现更高水平、更有效益的绿富同兴。

  “黄沙滚滚漫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一首歌谣,唱出了彼时沙漠腹地农牧民的心酸。30年前的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不足3%,每年发生沙尘暴多达50次,每年向黄河推进数十米。

  如今,从卫星俯瞰,18600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有6000多平方公里披上绿装,植被覆盖率已达53%。多年来,从以路治沙、分区治理,到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再到生态治沙增汇、光伏治沙减排,库布其治沙模式,被联合国列为可借鉴的治沙典范。

  乌审旗对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成效如何?不仅关系到全旗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旗强度沙化面积占到总国土面积的40%,1980年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仅为7.2%和40%,漫漫无情的黄沙吞噬着乌审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风沙欺负死!” “愚公能移山,我们为什么不能征服沙漠?” 60多年来,治沙精神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延续,宝日勒岱、王玉珊、殷玉珍、盛万忠……一代代治沙人接力奋斗,续写着毛乌素沙地的绿色传奇。今天,毛乌素沙地已经步入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先导的防沙治沙“2.0”时代,生态带动生产,生产反哺生态,谱写着新时代绿富同兴的美丽篇章。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光的年轮,记录着历史的记忆;奋进的画笔,挥写出新时代的华章。在新征程上,鄂尔多斯市将继续端好绿水青山“金饭碗”,念活绿色经济“致富经”,咬紧牙关、迎难而上,让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更有支撑,生态发展更有力量。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