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阿尔巴斯经久不衰的“内核”密码
——“印象绒都”融媒行(下)
发布时间:2023-04-23 09:28:00      作者:王慧丰 王红梅 刘洋 张伟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水草丰美时,牧羊人赶着阿尔巴斯绒山羊在放牧。
  还未走进院子,就听到小羊羔软糯可爱的“咩咩咩……”走近一看,每个小羊羔耳朵上都有醒目的“耳环”,它们几个一群地圈养在不同“房间”。
  “别看它们现在只是小羊羔,将来最好的种羊就会在此诞生。”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贺冬介绍,这里的种羊是在纯种阿尔巴斯绒山羊中“优中选优”挑选出来的,一只种公羊通过人工授精技术,一天就可以配种100只左右的母羊。
  内蒙古亿维白绒山羊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1983年建厂,一直从事阿尔巴斯绒山羊保种、选育、科研和示范工作。
  全身皮毛纯白,倒八字形羊角向上立于头顶,俨然一副王者气派的阿尔巴斯绒山羊,以“肉中人参”“宝石纤维”享誉四方。然而,多年前的农牧民为了增加羊绒产量,将其大量杂交,使得阿尔巴斯绒山羊“软黄金”的光环逐渐黯淡。
  “那时候,整个鄂托克草原上,很难找到一只纯种的阿尔巴斯绒山羊。”贺冬说,杂交羊种冲击,阿尔巴斯纯种绒山羊难以寻觅,拯救纯正血统,刻不容缓。
  种质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将纯正血统的阿尔巴斯绒山羊保留下来,必须从源头抓起,挑选合适的种羊是关键。公司不断改良人工授精技术,并为每只羊建档立卡,耳朵上的“耳环”就是它们的“身份证”,形成系谱图,真正实现血统、系谱可追溯。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在存栏阿尔巴斯绒山羊种羊1.2万只,每年可培育优质种羊9000只,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产羔率由1986年的100%提高到现在的170%—180%。发展阿尔巴斯绒山羊育种户1000户,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种公母羊10万余只,辐射带动1万余户农牧民开展高效绒山羊养殖业,使1.5万户农牧民的300多万只绒山羊产绒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阿尔巴斯绒山羊正朝着产绒量高、繁殖率高、产肉性能高、羊绒品质优、羊肉品质优的“三高两优”方向发展。
  “我家养了1400多只阿尔巴斯绒山羊,每年光羊绒收入不下十万元,我们的羊绒又细又长,还有优质优价补贴,收入不比过去差。”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牧民唐巴图的满满幸福感写在了脸上。
  从保种场保护阿尔巴斯绒山羊到农牧民转变观念自觉养殖纯种阿尔巴斯绒山羊。牧羊人在变,养殖思想观念在变,但“阿尔巴斯绒山羊”——牧羊人“宝疙瘩”的地位从未变过,它虽蹒跚穿过陈旧的岁月,却涅槃重获新的生命,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才是阿尔巴斯经久不衰的“内核”密码。
  瞧,阿尔巴斯绒山羊已经支撑起了绒都——鄂尔多斯一条风头正劲的产业链,而链条上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绒都鄂尔多斯荣光的建设者和分享者。
记者手记:
  良种是畜牧业的“芯片”
  鄂尔多斯 温暖全世界的“幕后英雄”——阿尔巴斯绒山羊,是山中的精灵,是牧羊人的“宝疙瘩”,更是畜牧业的“芯片”,保护绒山羊的脚步一刻不能停。
  鄂尔多斯“畜”势待发。牧羊人的笃定坚守,畜牧工作者的钻研,合作社的新畜养理念,龙头企业的前沿繁殖科技,不仅让阿尔巴斯绒山羊在“羊绒大战”中大获全胜,保住了纯正血统,更让阿尔巴斯绒山羊走向了高端化、产业化,获得了“毛肉俱佳”和“绒肉兼优”的好名声,品牌优势锐不可当,成了“国际名羊”,“羊”的实力不断增强,“绒”的基础不断夯实。
  鄂尔多斯要担起阿尔巴斯绒山羊保种使命,把“中国绒都”的品牌名片擦得更亮,让鄂尔多斯“绒耀”世界。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