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是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是体现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将厕所革命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采取“四定两强”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厕所革命任务。
接续任务定方案。在接续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印发《鄂尔多斯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鄂尔多斯市2022年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和工作举措,为全市厕所革命工作确定了政策依据和支持。组织旗区制定年度厕所革命工作计划,开展全市厕所革命专题业务培训班,对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对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会议要求进行传达,对全区范围内较为成功的改厕模式产品、粪污收储机械进行了观摩,对全市厕所革命工作进行部署,有序推进本年度厕所革命工作。
量力而行定目标。从2021年底,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局组织旗区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户厕建设需求和农牧民意愿,通过两轮摸底调研和两次内部均衡,由旗区自行确定2022年户厕及公厕实施数量。2022年全市确定4228个(水厕2668个、旱厕1560个)户改厕建设任务和144座公厕建设任务,涉及全市285个嘎查村。
因地制宜定模式。在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已摸排出的问题,坚持试点先行,优先选择相同地理区域试验成功的改厕技术,采用技术成熟可靠、投资能耗较小、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牧区厕所建改模式,不搞“一刀切”。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选择了在陕北地区试验较为成功的“小型微动力一体化生物净化污水处理设施卫生水厕”,实现黑水、灰水合并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能做到粪污就地、就近、就农消纳,实现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
统筹资金定标准。2022年之前户改厕资金主要按照农区、牧区和市级划分的改厕一、二、三类地区下达。2022年,鄂尔多斯市全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虑乡村振兴重点扶持区域和旗区财力因素,在中央、自治区“厕所革命”奖补水厕3300元/户、旱厕2000元/户的基础上,按照重点旗水厕1200元/户、旱厕1000元/户,其他旗区水厕1000元/户、旱厕800元/户的标准再予以奖补,总体上,市一级下达的水厕奖补资金达到了4300元/户和4100元/户,旱厕达到了2800元/户和2600元/户,较往年奖补基础上有了大幅增加。公厕奖补标准也有大幅度提升,从2022年以前9万元/座提升到重点旗15万元/座、其他旗区13万元/座(均含1万元管护费)。
建管并重,新建任务和后期管护一起抓。坚持新建厕所质量优先、建管并重,始终从严把好技术质量、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三道关”,实行100%验收机制,避免造成颠覆性问题,确保农牧户厕“建一个、用一个,验收一个、满意一个”。将工程建设和运维管护一体谋划、一体设计、一体建设,明确了户厕公厕管护主体和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建立健全管护体系。在2022年户厕、公厕资金奖补标准确定中,市本级统筹考虑后续管护运维,户厕同步每户下达200元的管护费,公厕同步每座下达1万元的管护费,确保了后续有人管、有钱管。同时,市乡村振兴局在今年厕所革命市本级预算分配意见中,统筹考虑今年及以前年度实施的厕所管护问题,列出了粪污处置设备费408万元,每个苏木乡镇预算安排8万元,用于厕所粪污设备购置,确保建设与管护一体化推进。
协调配合,摸底排查和问题整改统筹抓。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主动配合市委农牧办、市农牧局、市住建局,组成联合暗访组开展了3轮明察暗访,“回头看”共摸排户厕9.89万个,摸排率100%,发现问题除纳入“十四五”规划持续整改范围的,其余全部整改。截至12月上旬,鄂尔多斯市年内计划实施的4228个户厕和144座公厕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后续验收工作年内全部完成,全市农村牧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