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新闻>今日鄂尔多斯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绿色翅膀”
——伊旗清洁能源产业采记
发布时间:2022-12-08 15:11:00      作者:刘向平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11月28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王莉霞到鄂尔多斯现场办公,有针对性地解决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在听取国能鄂尔多斯煤制油等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后。她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嘱托我们要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必须站位大局、立足长远,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要求,纵深推进现代煤化工产业,为全区煤化工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作为伊金霍洛旗转型发展的主阵地和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是内蒙古自治区“飞地经济”的先行者,旨在打造自治区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示范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100平方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一类园区。

  园区内设以清洁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江苏产业园,以煤电、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圣圆产业园和以物流及相关延伸产业为主导的伊金霍洛物流园。

  国能鄂尔多斯煤制油、汇能煤制气等大项目落地于蒙苏经济开发区以煤电、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圣圆现代煤化工产业园。

  有中上新 制油制气“扮演”清洁能源主角

  落实“双碳”战略,做好清洁能源产业。近日,走进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圣圆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电焊机火花四溅、工人们穿梭忙碌,整个园区内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一派繁忙景象。

  园区里,制油制气等清洁能源产业显然唱起了“主角”。

  实施全球首个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投资137.65亿元。自2008年投产以来,十多年间,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无工业化经验可借鉴、核心装备依靠进口,到现在建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8万吨/年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环保水平领先。近三年生产各类油品210.71万吨以上,上缴税收19.49亿元。

  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煤制气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近三年生产液化天然气95.57万吨,上缴税收0.64亿元。

  按照国家五大煤化工示范方向:煤制甲醇、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目前在园区摆布的有两项:煤制油(神华鄂尔多斯百万吨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煤制气(汇能16亿立方米LNG)。另外基地还形成了煤电一体化产业(国电建投、蒙南电厂)、煤炭分质分级利用产业(正能、乌兰鑫瑞)等,全年就地转化原煤约1000万吨。

  园区共有现代煤化工项目14个,总投资690.1889亿元,占园区圣圆煤化工产业总投资的41.8%,2021年煤化工产值为90多亿元。

  这是一道道风景线,更是一条条发展线路,勾勒着伊金霍洛旗重点项目以迅猛的姿态、饱蓄动能驶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航道,也彰显着伊金霍洛旗在落实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上的坚定决心。

  打造“北疆绿氢城” 率先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

  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伊金霍洛旗积极推动生态工业延链补链,着力培育壮大战略型新兴产业,引进实施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促进新能源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伊金霍洛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伊金霍洛旗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率先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依托优势资源打造“北疆绿氢城”,全力构建绿氢产业体系,按照“全国首个、国际领先”定位,建成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到2023年实现100%零碳能源供给;到2025年实现百亿度绿电消纳、上亿吨碳减排累积、千亿元绿色工业产值,向全球输出“零碳产业园标准”,开启伊金霍洛零碳工业新时代。

  截至目前,煤化工基地共有入驻企业26家,入驻项目41个,规模以上企业8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2家、企业专利总量257项和人才数量6300人,总投资1650.8015亿元。

  一个个煤化工高质量项目为伊金霍洛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内核。沐浴在党的二十大光辉下,伊金霍洛旗清洁能源产业必将破浪前行,行稳致远。

  创新为魂 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技术创新攻破难关、产品创新建功国防、环保创新保护环境,这一系列科技创新,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插上了“科技翅膀”,振翅高飞。

  煤制油科技创新主要依托项目总公司博士工作站,属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共获得授权专利231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同时填补国内外同行业领域空白,主要成果掌握了超大型煤直接液化反应器关键技术,实现了大型加氢反应器的国产化制造和安装;攻克了反应器矿物质沉积和油煤浆结焦难题;攻克了“卡脖子”的高压差减压阀难题,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8%;开发出煤直接液化高效催化剂;探索并实施了碳减排关键措施-CCS技术,成功建设运行了亚洲首套全流程10万吨/年CCS示范工程等。

  煤制气科技创新主要通过自建技术中心,截至目前,共获得30项实用新型专利。

  兰炭科技创新方面主要通过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成立自治区级“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技术研究研发中心”。截至目前,共申报各项专利40项,主要在兰炭专用燃烧装置的研究与应用、用于兰炭燃烧中废气吸收装置研究与应用等方面实现突破。
  优化环境 强化要素保障“护航发展”

 

  新项目“拼”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老项目“产”出高质量发展硕果。企业频频落“子”,是伊金霍洛旗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速、产业生态不断完善的生动写照。

  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子”,伊金霍洛旗始终把重大项目作为发展的“头版头条”,从最初的谋划、纸上的蓝图到生机勃勃的厂房工地、欣欣向荣的产业园区,大项目如火如荼的背后,浸透着伊金霍洛人只争朝夕、顽强奋进优化营商环境的精神力量和措施有力、勤恳务实的工作风貌——他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应用场景、优化审批服务、强化项目调度等方面持续发力,圣圆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投入运营,氢气价格25元/公斤,低于全国平均价格水平;规划建设加氢站22座,建设绿电制加氢储换电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站2座,首期打通6条短倒运输线路,实现了从煤矿到站台、园区、企业的短倒运输示范应用。用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厚植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厚积薄发 双“基地”建设未来可期

  “零碳”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在伊金霍洛旗上下形成共识之时,一场坚持走可持续能源发展之路,以“风光氢储车”齐头并进的清洁能源发展之役,也再次在伊金霍洛大地擂响战鼓……

  这个着力打造自治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的双“基地”园区,正在强化伊金霍洛能源转型,催生“大美绿城 伊金霍洛”绿色好风光。

  建设双“基地”,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伊金霍洛旗将持续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进一步布点落子提质煤气制氢和光伏制氢加氢一体站等项目,探索推进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积极开辟绿色化发展新路径,为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和突破提供支撑。

  “建通道”,伊金霍洛架起清洁能源外送“高速路”。

  打造自治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伊金霍洛澎湃前行。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发挥多能源综合协同应用效应,伊金霍洛在奋力打造双“基地”的征途上,蹄疾而步稳。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