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四”工作任务,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理念,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体系,擦亮“暖城”招牌,有力推动全市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鄂尔多斯文旅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
一、用活资源禀赋,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深入挖掘红色、农耕、长城、西口等文化元素,立足大草原、大沙漠、大黄河等特色景观,全面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举办“鄂尔多斯·延安·铜川红色文化旅游三城联动”活动,打造“北疆往事年代幻城”“红色旅游”《暖城记忆》等演艺剧目,推出“鄂尔多斯革命历史展”“鄂尔多斯通史陈列展”“黄河从草原上流过——鄂尔多斯历史文化陈列”等优秀展览,实现“文化+生态+旅游”全面联动,从历史脉络和时代价值角度丰富“北疆文化”内涵,讲好鄂尔多斯故事。安排“文物修复”“文物普查”等资金2000万元,着力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积极筹措4500万元资金,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持续打造“你阅读、我买单”“文化公益培训”等群众定制化、菜单式服务品牌。安排1756万元资金,重点用于文艺精品创作,先后排演《鄂尔多斯婚礼》《胡笳十八拍》等重点舞台剧目,保障“乌兰牧骑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及全市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200余场。
二、强化财政支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达到新高度。及时兑现2023年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6857万元,开发完成了工业、生态、红色、乡村、城市、非遗、黄河“几字弯”等7类8条主题精品旅游线路,串点成线、以线带面,推动旅游产品迭代升级。2024年,会同文旅部门推动出台《鄂尔多斯市关于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拟投入9000余万元,重点支持客源市场开拓、促进旅游消费增长、旅游企业提质升级、“文旅+”融合协同发展等领域,通过发行鄂尔多斯旅游一卡通年卡、发放鄂尔多斯旅游消费券、支持“旅游四地”等品牌创建、支持文旅企业“升规入统”等方式,提升文旅产品供给水平,培育文旅新质生产力。通过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撬动重大文旅产业项目投资10.08亿元。鄂尔多斯先后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康巴什区获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胜区、伊金霍洛旗获评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乌兰木伦文化和旅游街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拓宽传播渠道,推动城市品牌宣传实现新突破。紧盯打造全国一流城市形象目标任务,预算安排各类宣传推广经费3100万元,总结推广城市文旅IP品牌和优秀营销案例,重点加强与中央媒体和《中国旅游报》《内蒙古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持续擦亮“暖城”招牌。积极参加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内蒙古文博会等文博展览会,举办“西安-鄂尔多斯”联程旅游推介会等宣介活动10余场次,推出了鄂尔多斯号彩绘飞机和暖城列车,“暖城鄂尔多斯”文旅品牌塑造与传播案例获评“长城奖-文旅好品牌”。积极筹措资金1000万元,拟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城市开设“暖城之窗”,将广播电视、平面媒体、网络媒体、高铁和航空媒体进行全面呼应、全面联动,着力拓展“暖城”文旅品牌的宣推覆盖范围。
下一步,鄂尔多斯财政将紧紧围绕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在擦亮“暖城鄂尔多斯”品牌、引领撬动文旅多元投入、拉动刺激文旅消费、做强全市文旅市场等方面加力提效,为鄂尔多斯文旅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财政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