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商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落实“六个工程”和“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务实前行,守正创新,实现了全市商务事业的“五个提升”。
第一个提升,是市场消费活力实现了新提升。
一年来,我们综合施策,突出“政策+活动”引领。制定实施《“暖城乐购”活动方案》,组织全市开展消费促进活动300场以上,1-11月份,全市实现社零总额647.6亿元,同比增长7.1%,增速连续7个月在全自治区保持第一,并高于全国、全区水平,预计2024年完成社零总额717亿元,增速继续保持全区第一。
我们靶向发力,激发“换旧+购新”热潮。我们全面落实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快推动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点旧成金”。截至目前,共发放消费补贴7.6亿元,带动销售额超240亿元。受益于政策带动,全市汽车、通讯器材、家电家居家装等业态均呈现增长态势,新能源汽车、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11.6%和155.4%。
我们统筹兼顾,坚持“引进+培育”并重。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进“希尔顿花园酒店、瑞幸咖啡、特斯拉”等20家“首店”项目。认真落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政策,推荐“中轩生化”等10家企业和高新区入选“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试点基地”。
这一年,我们消费惠民的步伐走得更加强劲。
第二个提升,是内贸体系建设实现了新提升。
一年来,我们加快构建现代县域商业体系。在第三届全球数博会上,推荐达旗、鄂前旗分别成功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和“试点县”,推荐伊旗成功入选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和县域直播电商中心。截至目前,我们共培育了2个县域商业建设试点县,5个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2亿元。
我们着力实施提质便民利民工程。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4个,覆盖各类业态经营网点700余个,服务居民29万人。加快培育超大型商业综合体,万达二期、铜锣湾广场等48个新建、续建商贸服务业项目提速建设。
我们持续加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和培训42场,不定时组织专家赴旗区开展安全生产督导,发现隐患379个,并已限期整改完成。
这一年,我们提质升级的步伐走得更加坚定。
第三个提升,是产业发展能级实现了新提升。
一年来,我们高位推进招商引资。市、旗两级主要领导赴北京、杭州、香港等地外出招商110次,走访对接各类500强企业和科研院所300多家,推动荣盛等36家头部企业项目落户我市。截至2024年11月底,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861.9亿元,总量位列全区第二,同比增长11%,新签约项目协议投资额超1000亿元。预计2024年引进国内(区外)到位资金951亿元,同比增长15%。
我们品牌先行凸显特色。强化“暖城”品牌招商,在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地区举办“链”上暖城鄂尔多斯招商推介活动8场次,开展“清华企业家协会进鄂尔多斯”等多场“请进来”活动,并在“中国品牌发展大会”上作主旨发言,进一步宣介我市投资环境。
我们多措并举协同联动。一是聚焦产业链精准招商,依托隆基、远景等一批新能源、光伏装备产业龙头企业引进了搏盛天弘、海博思创等延链补链项目。二是聚焦场景招商,充分发挥我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零碳绿电消纳、“暖城”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签约了宝馨科技、鸿铂光伏等一批新能源项目。三是聚焦科技招商,依托清华碳中和研究院、北大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建立北京、深圳、上海、雄安人才科创中心,引进落地我市企业19家。
这一年,我们产业兴市的步伐走得更加自信。
第四个提升,是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了新提升。
一年来,我们稳步推进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重大战略任务,1-11月份,完成进出口总额10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1.6亿元,连续9个月排名全区首位,占全区总量的六成以上;新增对外投资项目16个,协议投资额18.3亿元,位列全区第一。预计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0亿元,利用外资22亿元以上,利用外资总额和对外投资总额继续保持全区第一。
我们扎实开展自贸区申建工作。协同自治区积极推进自贸区申建工作,持续深化创新成果复制,目前我市已完成178项复制推广工作。
我们加速壮大外贸新动能。推动组建中欧班列平台公司,两列哈萨克斯坦回程班列成功抵达我市,代表我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首次实现双向往来。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成绩亮眼,1-11月份,出口33.2亿元,同比增长540%,总量、增速位居全区首位。
这一年,我们开放合作的步伐走得更加稳健。
第五个提升,是商务为民能力实现新提升。
一年来,我们提高向上频次,强化资金争取。市商务局领导班子多次赴北京、呼市沟通了解最新政策,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获得各类资金支持8亿元,扶持企业超700家。其中,将争取到的640万元,用于包联村暖水村高标准农田改造,为村民增收120万元。
我们坚持服务导向,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商务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我局创新实践案例成功获评全市信用示范案例。我们全面落实外贸企业包保服务责任制,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厦洽会等国际性展会,帮助企业拓宽渠道。
我们积极回应关切,提升办理实效。2024年办理全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44件,承办自治区政协重点提案1件,均已办结。回应“市长热线”500余条,我们逐项研究,抓好落实。
这一年,我们助企利民的步伐走得更加有力。
2025年,市商务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在全力创建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强市和投资热点城市上踔厉奋发、奋勇争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贡献商务力量,展现商务应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