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全旗上下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赶超进位。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体居民收入增速、农牧民收入、农牧民支出5项指标全市第1。全旗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提质态势。
一、经济增速稳居全市第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前三季度,全旗地区生产总值182.07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同比增长15.0%,增速位居全市第1位,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41.17亿元,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35.78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结构2.8:77.5:19.7。
二、工业经济增势喜人,能源生产保障有力
前三季度,全旗全部工业增加值128.06亿元,同比增长23.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6.6%,拉动GDP增长1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位居全市第1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6.8%,制造业下降9.2%,电力、热力、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7.2%。
能源供应保障有力,LNG产量小幅下降。前三季度,全旗加大生产力度,煤炭、电力持续安全稳定供应。原煤产量1341.41万吨,增长17.5%,焦炭产量76.5万吨,下降3.6%,电力生产138.64亿千瓦时,增长73.8%,受个别企业一季度停产影响,液化天然气(LNG)产量36.16万吨,下降9.2%,现已全面恢复生产,不会影响LNG产量稳定供应局面;企业经营逐步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1.64亿元,同比增长71.4%;实现利润总额25.77亿元,同比增长88.9%;资产总计413.31亿元,负债合计247.08亿元,资产负债率59.8%,较去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65.7元,同比减少6.4元。
三、规模工业能耗增幅回落,节能降耗压力仍然较大
我旗17家规上工业企业等价能耗56.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4.4%。分行业看,采矿业能源消费总量17.1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3.8%,拉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7.3个百分点;制造业能源消费总量10.44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2%,拉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总量28.5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2.5%,占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50.9%,拉动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15.5个百分点。
四、有效投资精准发力,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
前三季度,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增速位居全市第3位,高于全市14.5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全旗一二三产投资全面发力,第三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3倍,拉动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7.4%,拉动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8.9%,拉动全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0.5:91.0:8.4;从行业分类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贡献明显,制造业投资呈现向好态势。采矿业投资下降15.9%,占完成投资的13.6%;制造业投资增长91.4%,占完成投资的0.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1.4%,占完成投资的77.4%。
工业投资快速推进,民间投资稳中有进。全旗工业投资增长46.7%,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达91%,拉动全旗投资增长42.1个百分点,投资贡献率高达93.4%。民间投资增长98%,占全部投资额的比重7.6%,拉动全旗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投资贡献率12.1%。
五、消费市场开局向好,传统零售继续回暖
前三季度,全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1亿元,同比增长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今年以来,我旗社消增速在全市处于头部位置,发展韧性持续增强,但是我旗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常住人口小于10万的旗区,人口基数小,完善的商品结构尚未形成,导致中高端商品消费外流严重,社消总量低。
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3亿元,增长4.6%,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8亿元,增长4.5%;从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实现15.4亿元,增长5.2%,餐费收入实现1.7亿元,下降0.4%,降幅进一步缩小。
城乡消费差距大,农村牧区蕴藏消费潜力。前三季度,我旗城镇消费总量是农村牧区的3.5倍,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接近。随着交通、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再加上农牧民收入这些年持续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带动下,农村消费增速有望快于城市,加之城镇化步伐加快,整个消费规模也会扩大;社会消费品市场业态丰富,增长不一。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各类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合计增24.1%,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速12.3个百分点。其中,日用品类增速最高,达到25.8%;部分升级类商品消费需求平稳增长。限额以上单位各类商品零售额中包括金银珠宝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汽车类等消费升级相关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增幅分别为14.2%、7.2%、9.6%、9.6%。
六、财政收入实现“快步走”,支出端持续发力
前三季度,全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84.8%,增速位居全市第2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1亿元,同比增长57.7%,增速位居全市第4位。
七、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同步增长
前三季度,全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同步增长,基本民生保障稳固有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3元,同比增长6.5%。分常住地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76元,同比增长5.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96元,总量位居全市第1位,同比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38,比上年同期缩小0.02。
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658元,同比增长1.3%。分常住地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128元,同比增长0.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411元,同比增长1.7%。
八、运行环境保持稳定先行指标回升向好
一是全社会用电量24.06亿千瓦时,增长28.1%,其中规上工业用电量13亿千瓦时,增长49.9%;二是9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1.6亿元,增长21.4%;贷款余额57.8亿元,增长15.4%。
纵观全局,前三季度全旗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同时也要看到,全旗经济还处在恢复性增长阶段,疫情仍然是最大不确定因素,阶段性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进一步增加了做好今年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狠抓相关政策落实见效,充分释放政策效能,持续增效力、激活力、添动力,不断巩固经济稳定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