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分局,各局属事业单位,各旗自然资源局:
现将《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
2025年5月19日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
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深化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鄂尔多斯市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6.0版)》,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打造更高水平“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和自然资源暖心服务品牌,结合全市自然资源工作实际,制定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20条措施,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资源要素有力保障方面
1.完善用地规划服务机制。加快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建设,建设土地二级交易服务平台,实现与政务服务、不动产登记、税务、金融等数据信息汇集和共享,建立“信息发布—达成意向—签订合同—交易监管”的交易流程。
2.推进不动产登记与土地利用交易审核事项“三事并一事一次办”。将不动产受理窗口尽快延伸到土地利用科室(股室),新办理的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审核、交易、登记事项一站式收办,实现建设用地二级市场审核、交易、登记“三事并一事一次办”。
3.优化区域评估应用系统模块,自动记录项目区域评估应用情况,项目策划生成完成后在系统中自动匹配项目后续情况。全面提升通过平台策划生成的项目占比数值。
4.继续深化“用地清单制”改革,提升地块开发建设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推进区域评估和用地普查事项的成果应用,向企业提供清晰、明确的地块开发建设条件和政府部门管理要求,实现用地单位拿地后即可开展报建工作。加大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创新力度,提升企业拿地到项目建成使用的全过程服务水平。
5.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出台我市规范土地二级市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我市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
6.研究开展公路道路类交通线性工程“多测合一”技术规程和试点工作。加强成果共享互认,推动各主管部门在线调取“多测合一”成果。
7.优化工程项目建设审批流程,积极推行工业园区新增工业项目工程报建“多证联发”,鼓励企业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标准地投资建设合同和标准地企业信用承诺书,缴清相关规费后,同时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中的单个或多个事项。
8.深化“多测合一”。将建设项目审批中涉及的多个测绘项目整合,建立外业测绘进行三次、内业调整适时开展、测绘数据统一审核、成果报告同步形成的工作机制。外业测绘进行三次,将纳入管理范围的外业测绘整合为选址测绘、验线测绘、竣工测绘3项,每个阶段原则上由一个测绘机构负责外业、内业全部测绘工作,具备条件的可将三次外业测绘委托一个测绘机构完成。全面提升实施多测合一(联合测绘)的项目占比。
9.全面实行一码关联。在土地供应前编制不动产单元代码,记载到用途管制数据库中,实现规划、供地、登记等全流程各环节信息共享、“一码关联”和联合监管。
10.探索市政线性支路规划设计方案简易审批机制。
二、不动产暖心服务方面
1.深化区块链赋能不动产登记应用。推动区块链赋能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实现市域不动产登记全流程业务信息上链。
2.推广税费同缴,实现“一码缴费”。推广不动产登记税费缴纳新模式,全市域实现“一码缴费”,后台自动清分入账。
3.提高不动产登记网办率。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流程,提升不动产登记网办比例。
4.提升“跨省通办”“跨市通办”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优化“跨省通办”“跨市通办”不动产登记服务专区服务功能,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跨省通办”专员,推行异地代收代办和多地联办等业务模式,扩大服务事项范围。
5.拓宽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范围,实现群众企业“及时办、就近办”。推动部门联动、信息共享,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扩大“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点”业务事项覆盖面。增设“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点”。
6.推进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7.全域推广应用不动产登记带押过户,拓展带押过户类型,提升全市带押过户办件量,特别是跨行带押过户数量。借鉴杭州市推行带押过户掌上办。
8.推行“不动产+开发企业”服务,实现批量办件线上受理。将登记端口延伸至开发企业,设置不动产登记大客户基础信息包名录,实现不动产首次转移登记、预告登记等批量业务线上受理,有效缓解大厅办件压力。
9.压缩登记财产环节时间,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平均办结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
10.全面推行预售商品房“网签即预告”登记新模式,打通不动产登记系统和网签系统,购房人在售楼部完成网签后,一键跳转至市不动产登记网办系统直接办理预告登记,实现“一件事一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