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鄂尔多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名医...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15-06030
  • 发文字号
  • 鄂卫计发〔2015〕392号
  • 成文日期
  • 2015-09-17
  • 发文机关
  •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信息分类
  •     
  • 公开日期
概述   各旗区卫生计生局(卫生局)、康巴什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 有效性


鄂尔多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名医工作室实施办法的通知

发布时间:      作者:      来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黑色 红色 灰色
  
  打印       
分享到:
       

各旗区卫生计生局(卫生局)、康巴什新区卫生和人口计生局,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进一步落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旗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鄂府发〔2011〕63号)及《鄂尔多斯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核心区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指导意见的通知》(鄂卫发〔2014〕454号)精神,促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创新社区卫生工作服务模式,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更好地解决辖区居民看病就医问题,推动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的开展,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名医工作室的通知》(内卫计基层字〔2015〕526号)要求,拟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名医工作室,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通过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名医工作室,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高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同时逐步将二级以上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协作机制,促进二三级医院优势学科和医疗专家纵向下沉到基层,促进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实施,使广大群众在基层能够享受到城市医院名科名医,逐步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二、基本原则

1.以帮助提高为原则。二三级医院应以帮助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根本原则,加强人才培养,加大适宜技术推广。

2.以就近就便为原则。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卫生资源,根据属地为主,就近建立原则选择建立名医工作室。

3.以先易后难为原则。优先选择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基本设备能够满足临床应用,业务人员较为充裕、患者就诊需求多的中心建立名医工作室。

三、实施范围及工作目标

(一)实施范围:2015年在确定的核心区医院对口支援或托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先行建立,有条件的旗区政府所在地的二级、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可开展。

(二)工作目标:2015年建设名医工作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全市达到20%左右,随之逐年增加,利用3-5年时间,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启动时间

(一)2015年9月30日前,二级、三级医院完成名医工作室申报工作。

(二)2015年10月15日前,完成名医工作室审核评审、批准备案、协议签订等工作。

(三)2015年10月30日,名医工作室挂牌运行。

(四)2016年起,核心区以外的其余旗区全面启动。

五、建设名医工作室标准

(一)名医工作室的选择条件。

建立名医工作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为名医工作室设置相对独立的工作场所,在明显位置挂名医工作室的牌子,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设施,二级、三级医院要确定派出的科室必须是重点学科,重点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四种慢性病、康复理疗和蒙中医服务。名医工作室以领衔人姓名及专业特色命名。

(二)名医工作室人员组成和资格条件。

1.人员组成。名医工作室由1名领衔人和1-2名知名专家共同组成团队。

2.领衔人资格条件:(1)医德高尚,具有求真务实和奉献精神;有丰富、独到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是本学科带头人或专科专病的知名专家,在市内本专业学术领域及群众中享有盛誉,得到同行公认。(2)担任副高职务2年以上;身体健康,能够坚持临床或专业实践,完成临床带教任务,近3年个人无医疗事故发生。(3)基础理论扎实,医疗技术精湛,有较强的解决疑难、复杂、危重病能力,门诊量或治愈率较高。(4)具备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新疗法的创新能力。

3.知名专家资格条件:热爱本职岗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技术好、业务全面、医德高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

六、名医工作室主要任务

(一)开展便民医疗服务。

1.名医工作室每周固定时间开诊,重点解决老百姓找名医看病难的问题。领衔人每周门诊不少于2个半天,知名专家每周门诊不少于3个半天。

2.名医工作室定期组织专家查房,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3.充分利用名医工作室优势资源,开展适宜技术、疑难病会诊、优势病种等特色诊疗服务,提高专病专治疗效。

(二)加强人才培养。

1.按照对口培养原则,领衔人、知名专家每人带教培养1-2名本专业后备人 才,使本学科形成年龄、职称与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2.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名医课堂”活动。

3.每年接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进入“名医工作室”进修学习不少于3人。

(三)开展双向转诊。

由领衔专家协助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在相关医院开辟“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双向转诊信息沟通渠道,相关二级、三级医院安排专人负责疑难、重症患者的转入及一般患者、康复病人转出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

七、具体要求

-一)明确工作目的。各旗区、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在深入落实执行核心区医院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上,成立名医工作室,从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培养、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实现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过程转变的目的。

(二)分级负责。市卫生计生委负责名医工作室建设的牵头协调工作,各旗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作为具体管理部门,负责名医工作室的申报评选、管理考核、经费审查等工作。承建单位在专家工作、生活等方面为名医工作室建设提供支持,确保工作目标任务完成。

(三)完善工作方案。各旗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要求,结合当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建设名医工作室的具体工作方案。鼓励和支持二级、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协作,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四)签订建设名医工作室协议。二级、三级医院应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察和调研,在双方共同讨论协商的基础上,明确各自职责与义务,提出具体工作任务,签订建设名医工作室协议,建立长期定点协作关系。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强化基层能力建设的重要措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满足社区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多点执业的重要方式去抓。要制定名医工作室的建设规划,制定管理制度,规范开展相应工作;要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协调,积极启动与推进,抓好名医工作室的落实;同时要建立长效协作工作机制,建立承担名医工作室的具体管理、考核和经费补偿等制度,确保名医工作室建设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二)加强经费保障。名医工作室建设经费由四方提供支持,即市财政、旗区财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四级共同承担。其中市级财政拨付专款用于名医工作室基础设施建设,旗区财政对名医工作室领衔人、专家给予相应补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支持和医技人员技术培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做好领衔人、专家及相关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名医工作室建设经费单独列支,专款专用。

(三)落实考核管理工作。各旗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与协作医院协调,并与派出名医单位签订协议,制定考核细则,实行半年一考核,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向市卫生计生委上报考核结果,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名医工作室领衔人负责对其他成员的考核工作。半年度考核不合格者报主管部门同意后,予以调离工作室,同时可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旗区的考核工作进行复核,并对成效显著的名医工作室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做好名医工作室评估。各旗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进行跟踪问效,大力推广名医工作室建立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进行评估;为推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医师多点执业等工作探索出可行的机制。

(五)加强宣传教育。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建立名医工作室的重大意义,提高群众和社会知晓率。要加强信息交流,建立定期上报制度,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和典型事例。要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名医工作室成为深入人心,满足群众需求、深化医改的重要载体。

鄂尔多斯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