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旗区人民政府,康巴什新区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事业单位: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内政发〔2011〕113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增强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牧区的繁荣稳定。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焦点。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切实解决好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建设滞后、标准化水平低、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全面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为全市打造优质农畜产品基地、加快“三化同步”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二、进一步明确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坚持标本兼治、依法监管,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监管制度,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发展“三品一标”产品,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基本建成市、旗、乡三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实现有工作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农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全面推进,80%以上上市大宗鲜活农畜产品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优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全面建立,标准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蔬菜、瓜果、畜产品、水产品等大宗农畜产品主产区、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风险可预警、产品可追溯,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监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三、统筹推进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重点工作
(一)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各旗区要尽快成立本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充实力量,明确责任,并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的意见》(农资发〔2011〕7号)要求,依托现有农牧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组建苏木乡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确保具备2—3名专业技术人员、2—3台速测仪器、1间检测用房及指导、检查、抽样等办公设备,切实履行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各项职能。上述工作要确保在2012年底前完成,届时初步建成市、旗、乡三级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全面了解和掌握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状况,及时发现和查处农畜产品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危害风险高、安全隐患大的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食用鲜活农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适时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着力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二)加快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各级各部门要紧抓国家启动实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的有利时机,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步伐。市农牧业局要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尽快完成市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工作。正在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的旗区,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尽早投运。尚未启动建设的旗区,要加大前期工作力度,争取早日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各旗区要加快规划建设苏木乡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室),并督促和引导农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自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点),开展农畜产品质量的自行检测,确保上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检测质量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建成多形式、多功能、高水准的检验检测体系。各级农牧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制定年度检测计划,建立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加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扩大检测范围,增加检测频率,不断提高检测的覆盖率和实效性。
(三)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执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兽药、鱼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重点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及使用的管理。制定农资市场监管制度,建立投诉举报机制,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督促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购销台账、标签标识、不合格产品召回等管理制度。加大农资市场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资质及超范围经营、产品登记证书不全、产品过期销售、产品有效含量不足、违规生产和销售违禁兽药、高毒农药等不法经营行为,严格执行许可制度。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活动,引导农牧民科学选用、合理使用农牧业投入品。完善农牧业、工商、公安、质监等相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