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的强降雨天气过后,达旗境内各大孔兑均出现较大汛情,导致部分农田被淹、牲畜死亡、房屋受损,一些水利工程、交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为了守护群众安全,保障洪水灾害后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连日来,达旗各族各界在旗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投身到抗洪一线,积极进行抗洪抢险和各项救灾工作。
早在8月16日,从气象部门得知特大暴雨将要来临的讯息,达拉特旗委、政府连夜组织召开全旗防汛工作紧急会议,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抗击洪水工作做了缜密的安排部署。旗委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务必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为做好防汛抗洪应急准备奠定了基础。洪水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旗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各苏木镇领导、驻村干部已经奔赴一线,做好各大孔兑、水库、淤地坝、交通要道、矿区砂厂及城市低洼地区等重点隐患点防汛抗洪工作,做好人员撤离准备等各项应急工作,并亲自深入一线抗洪抢险、现场指挥,确保遭遇多年不遇特大洪水灾情,没有人员伤亡情况发生、没有重大问题发生、没有次生灾害发生。
在旗委的正确决策和部署下,交通、电力、气象、水利等部门夜以继日投入抗洪抢险一线,迎难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开展抗洪抢险工作。民政、红十字会、农牧业、疫病防控等部门和各苏木镇迅速组织灾情核查、卫生防疫、慰问,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工作,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加强工作,强化救灾资金保障,最大限度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在灾区一线,各苏木镇领导干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怕危险,夜以继日,冲在最前沿,带领群众抗洪救灾,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8月20日,在受灾较为严重的展旦召苏木青达门村和昭君镇高头窑村,被洪水冲毁的道路已基本修复,电网已完成检修并通电,救援物资顺利运达,当地群众的基本生活已经得到保障,群众情绪平稳,许多受灾群众已经自发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截至8月23日晚,达旗受灾的23个村中15个村临时供电已恢复,其余8个村的电力抢修正在进行;56处通讯光缆已修复,除青达门村外,通信基本恢复;境内乌漫线、德萨线、树吉线、德敖线、解柴线K0-K57段、马呼线K0-K15段已抢通,柴榆线除哈什拉川过水路面外其余路段已抢通,正在抢修阳巴线大中段西柳沟过水路面及解柴线K57-K80段、柴榆线榆林子河槽过水路面、马呼线等路段;累计清理淤泥61690立方米、塌方4500立方米,水毁填土43290立方米,填砂石料12015立方米,埋设涵管10道;农作物补救技术指导、农技人员分赴受灾地区组织受灾农户开展农作物补救;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全面做好人员和牲畜的疫病防治,确保不发生疫情;保险公司对已投保受灾农作物进行勘查定损,及时理赔,减少农牧民损失。
目前,达旗范围内的各项抢险救灾工作仍在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