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

首页>公开>文体旅游
黄河之“水”融入漓江——《黄河几字弯里的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来到桂林
发布时间:2023-05-22 17:32:18      作者:白林云      来源:鄂尔多斯市文化和...      【  保存
  打印       
分享到:
       

2023年5月18日,“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由桂林博物馆、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共同主办的《黄河几字弯里的鄂尔多斯民俗文化展》在桂林博物馆开展。

鄂尔多斯,三面黄河环抱,是黄河孕育的一块沃土,黄河之水养育了这里一代代居民。鄂尔多斯犹如黄河几字弯内北端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祖国正北方亮丽的内蒙古大草原。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历史长河中的炫彩一笔。自古以来,我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鄂尔多斯高原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多元纷呈的特色,构成了黄河、长城、草原三大文化融合发展的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特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鄂尔多斯民俗文化,成为黄河几字弯历史文化长河中重要的“活化石”。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长城、草原三大文化多元融合,自古即为农耕与游牧民族相互交融,历史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地区。秦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宋朝与党项,依至元明清历代,数千年来从未间断过历史的水乳交融,文化的融会贯通,共同缔造了鄂尔多斯悠久的历史文化。鄂尔多斯,自古以来多元一体融合发展。从朱开沟文化畜牧业经济从农耕经济中分离之后,数千年间游牧与农耕文化在这里从未间断,交相辉映,大放异彩,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步伐,共创共育了鄂尔多斯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展品146件/套,共分为“融合多元,草原史话”和“融汇之风,独特习俗”两部分。从历史上的鄂尔多斯和各民族在鄂尔多斯地区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展示鄂尔多斯历史民俗文化。此次展览的意义就在于从历史和民俗的角度诠释鄂尔多斯农耕与游牧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山水甲天下,风景美如画的桂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桂林市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文化遗址丰富,秦代建筑灵渠,是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与古运河、都江堰齐名。明代的靖江王城和王陵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城和陵墓。有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文庙,有历史悠久的全州湘山寺,有历代摩岩石刻2000多件,其中“桂海碑林”“ 西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桂林博物馆是桂林历史文化保护、研究、宣传的重要机构,是桂林城市会客厅。

我们把展览从黄河流域带到漓江岸边,不仅促进了鄂尔多斯和桂林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同时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了文化自信。

转载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做回链

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承办:鄂尔多斯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1506000004     蒙ICP17002409号-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77-8581170(工作时间)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 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

邮箱:ordosxxbs@163.com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1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