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审旗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战略部署,以“二产带动一产、工业反哺农业”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深挖资源潜力,探索出一条工农互促、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组织革新“破局” 激活集体经济发展引擎
乌审旗打破传统发展桎梏,以创新思维构建“61+N=6”组织架构:全旗61个嘎查村与6个苏木镇携手,联合成立6家镇级集体经济公司。通过“镇级统筹、村级入股、抱团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有效破解乡村“单打独斗”困局。目前,6家公司已完成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制定财务分配等20余项制度,并在3个苏木镇、10个嘎查村开展先行试点。改革成效显著,2024年全旗6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56亿元,且全部突破30万元大关,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活力。项目驱动“造血” 夯实工农融合硬支撑 乌审旗精准聚焦企业需求与乡村优势,创新采用“党支部+镇投公司+驻地企业+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嘎查村以土地、厂房、资金入股或自建自营等形式深度参与,成功盘活10万平米旧厂房,打造飞地经济产业园。园内设有锚杆网片生产、农畜产品深加工、应急安全教育体验中心、安全生产培训等多个功能单元,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同时,高度重视项目示范引领,已建成1个示范项目,生猪养殖项目、设施农业扩建项目、产业园扩建项目等3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通过深化地企合作、工农互促,为企业提供猪肉、蔬菜供应及厂房租赁等服务,多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此外,建立项目储备动态管理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及时收储优质项目并开展论证调研,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机制联动“强基” 绘就工农互促新图景
紧扣“二产带动一产”主线,乌审旗以机制创新打通工业反哺农业“最后一公里”。在政策赋能方面,建立“项目全周期跟踪+资金精准滴灌”机制,2023年争取上级资金80万元,2024年争取专项资金240万元,对农畜产品深加工、锚杆网片生产等示范项目单个给予80万元补助,2023年项目验收合格率与企业满意度均达100%,2024年项目稳步推进。在需求对接层面,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访驻地企业,精准摸排超50项企业需求,并印发《优先采购本地产品服务倡议书》,全力推动合作意向落地。同时,将“工业反哺农业”纳入干部必修课,通过旗委常委会专题学习、入企进村调研实践等方式,开展《鄂尔多斯市“二产带动一产”助推一产重塑报告》等3场专题学习,显著提升干部谋划工农融合项目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从“资源沉睡”到“工农共舞”,乌审旗以“敢破善立”的魄力,将工业、能源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生动诠释了内蒙古“五大任务”的实践内涵。
下一步,乌审旗将持续深化工农互促机制,以企业所需、乡村所能为导向,加强地企合作,为北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北疆经验”,奋力在祖国北疆书写乡村振兴壮丽新篇章。